花盛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9章 玉碎焦土,碧血千秋,路痴导游,花盛开,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日军对军旗的重视到了变态的程度,所以二战对日战场上,我军和盟军都想抢他们的军旗。
但他们死也不让人缴获军旗,即使团灭,他们都要留出时间来搞一个庄严的仪式——焚烧军旗。
在我国战场上,有三次,日军在绝望中被迫焚烧军旗。一次在宜昌,另外两次,就是腾冲和松山。”
“啊!”大家不由骄傲起来。
“因为团灭,日本称这两场战役为玉碎战。他们还知道玉碎,说明我国文化传承得很好。”
游客们终于露出笑容。
“但是他们自称为玉,不配。自古,玉出腾越,而腾冲战役和松山战役因为我军受地势和装备所限,死亡人数数倍于日军,还有一千名娃娃兵。但是我们没有放走一个敌人。我们才叫玉碎,他们就是臭石头。”
大家笑起来。
“正是松山战役和腾冲战役的胜利,拉开了我军反攻的序幕。玉碎之战保住了我们的大动脉,滇缅公路重新发挥作用,远征军随后又光复畹町。
历时八个月的滇西反攻,消灭日军二万人,45年1月,滇西远征军与我国驻印远征军胜利会师,将侵略者赶出了西南国门。
西南大后方稳定了,包围局势打开了,物资供应充足了,生力军转到东战场。5月东战场开始反攻,湘西会战胜利。45年8月,日本投降。”
大家热泪盈眶。
“天上驼峰航线,地上滇缅公路,寸寸山河步步血。保山,作为我国极边第一城,面向南亚的国门,历史从未中断,一直在书写。”
不知不觉,周围已经围了一大片人,却很安静,只能听到抽泣声。
何欢带着小白龙团走出来,很多游客也跟着。
到了庄严肃穆的忠烈祠,上书四个大字——碧血千秋!
刚刚看到那些老照片,听了那段历史,再看碧血千秋,大家不禁热泪满眶,热血涌动。
“这是国殇墓园的主体建筑,是祭奠英烈的殿堂。”何欢带着大家进去参观、祭拜。
出来,忠烈祠后面,青山环抱中,凸起一座山包。
一片整齐的小小的墓碑,掩映在白茶花和青松翠柏里面,如同将士阵列,前方写着“天地正气”四个大字。
一般人走到有墓碑的地方,特别是墓碑多的地方,总是会慌乱、不安。
但是面对这满山墓碑,看着这“天地正气”,没有恐惧和不安,只有安全和感动。
巍巍来凤山,松柏长陪伴,浩然正气飘荡。
“这是小团山,是一座沉寂的小火山,埋葬着远征军英灵。墓园布局呈现四大块,八小块,寓意长眠在此的英灵来自祖国四面八方。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大多数都太年轻,没有子孙后代,我们就是他们的子孙后代。”
游客们潸然泪下。
“正是因为他们用生命保护了这道国门,我们才能看到今日边城的美丽繁荣,才能站在他们面前,告慰英灵。”
游客们在小白龙的带领下,三鞠躬,然后在那一座座刻着名字的小小墓碑前,献上白菊、黄菊。
何欢又带着他们走到民族英雄纪念碑前,“更多的英灵连尸骨和名字也没有,我们只能在这里致以我们的敬意。”
大家默然伫立,然后献上白菊。
下来后,在一个杂草丛生的角落,看见一个不起眼的圆土堆,前面立着一块碑,写着——倭塚。
何欢说:“看那边。”
大家看过去。
“皇帝埋葬的地方叫陵,王侯贵族有军功的叫墓,平民百姓叫坟,孤魂野鬼叫塚。”
大家终于在这里笑出来。
“这里埋葬的三具尸体,分别是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第一四八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代理联队长太田正文大尉、桑弘大尉。”
“啊!”
“国殇墓园在收复腾冲和龙陵后,即在李根源先生的倡议下开始修建。当地百姓伤亡惨重,一片焦土,但没有忙着重建家园。
出人力,出物力,让英灵入土为安,魂归大地。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那一天,落成,是我国建立最早的烈士陵园。
当时为了环境,也收葬了日军。为了抚慰军民的痛苦,立了倭塚,以跪姿双手反绑入葬,让他们面对着我们满山英灵,背缚长跪。”
大家望着倭塚,感觉才出了一口气。
“有一些岛国游客来到咱们这里,发现了这个塚,就传到岛国了。他们屡次派人来,想把这几个尸体带回去重新安葬。我们一直没答应。
97年,三菱重工来到腾冲,拿出十亿说要投资,腾冲政府和百姓都很高兴。当时云州多穷啊!腾冲也是贫困县!突然这么大笔投资,当然是欢迎了。
但我们也要问了,你为什么要投资呢?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条件呢?
这时候,他们就说了,别的要求都没有,只要把这个倭塚拆了,让他们把里面的尸体带回去,肯定是想送到他们的神厕里吧。”
游客们又笑起来。
“当时,咱们提出三个要求。第一,停止供奉战犯,拆除靖国神社;第二,停止篡改二战历史,正视侵略事实;第三,向腾冲以及侵华战争中的受害者公开道歉。
他们不答应,你看他们到现在都不承认。咱们也不答应,十亿投资不要了。所以现在你们今天看到这里还是没有重工业,只有旅游业,只有蓝天白云和沉睡在此的数万英魂!”
一大群游客热泪盈眶,“我们一定要支持腾冲的旅游业!一定要常常来祭奠英魂!”
离开国殇墓园,何欢看着游客们,“现在我们去火山公园,坐热气球,俯瞰一下这个哀牢中心国、极边之城的地理奇迹。”
游客们眼睛还红红的。
“我们今天能够在广阔的国土上游览大好河山,见证茶马古道成为蜀身毒道,又成为滇缅公路,再成为如今的美丽丝路,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设和守护呀!”
大家点点头,感觉好了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