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盛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7章 绿是什么样的绿,路痴导游,花盛开,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家笑起来。
“我也来春城几次了,从来不知道这么美的地方!”
何欢说:“你们回去后不要宣扬。”
大家笑起来,“所以除了小白龙团,以往那种旅游团很不合理嘛!这么美的地方居然不带来玩!”
“如果旅游团来得太多,就会收费了。”何欢说,“而且云池边的湿地公园首先是生态作用,大量游客到来,反而会破坏生态。
你们看,里面都没卖吃的。周末人多,附近村民会来摆摊。平时都没人。要是游客大量来,商家也大量来,就不是你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大家点点头,感觉很幸运。
何欢看着这个童话森林,有时候不是说小气,而是真的不希望一个地方太多人发现,太多人涉足。
在水杉林里穿行,一条条木栈道跟水杉的红一色,浮于水面,蜿蜒林中。
何欢带着大家走上去。
在翡翠般的水杉林里留下了很多大片,树林逐渐稀疏,大风扑面,浪声击打着耳膜,云池展现在大家眼前。
岸边的芦苇已经枯黄,白鹭、野鸭、彩鹮在芦苇丛中出没。
红、黄、绿,这样的景交织在蓝天白云之下,浓烈而明艳。
走到云池边回头,一望无际的水杉林如卫兵保卫着云池,红嘴鸥叽叽嘎嘎地叫着,歌声不好听声音却很大,自在地在风中歌舞。
一棵棵老树光着枝干在汹涌怒涛中保持着静默。
狂风猎猎,头发飞舞。
何欢站在岸边,“云池,云州最大的淡水湖。但你们看起来是不是不太淡?”
游客们忍笑,水很绿,有点吓人。
“如今市中心的双塔、清湖,原来都是云池的水域。五百里云池,奔来眼底。现在,只剩下不到三百里。
其实,它最大时候的面积达到一千平方公里,湖面比现在高出一百米。也就是,我们现在站在海底。”
大家笑了。
“董家湾、梁家河、螺狮湾、官渡,这些春城的地名都跟水有关。如今车水马龙,但以前都是碧波荡漾。”
游客们凭栏远望,听着他讲。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这些美好的景象,我们只能从古诗中想象了。
据老人说,以前在草海一带,每到入夏,清流仙子海菜花随波荡漾。因此,草海又有花湖之称。
69年,春城数十万军民掀起围海造田运动,浩浩荡荡奔向云池,要向龙王要田——誓叫草海变良田,哪个龙王不低头!
最终,草海未曾变良田,却给云池留下了巨大的脓疮。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也成为了过去。
鱼虾绝迹,水稻难存,海菜花变成了水葫芦和蓝藻。到九十年代,曾经的一类水质,已经变成劣五类。曾经的碧波万顷,也就变成大家今天看到的绿泡泡水。
这就是自然对人类的反馈!”
大家望着云池,心痛。
“本来云池就处于春城坝子下游,二十多条河流入海,是沿岸人民的排污桶。但是它却只有一个出水口。
它又不像其他河流,上游窄,下游宽。它是上游宽,下游窄,是一个封闭性湖泊。所以代谢能力很低,生态非常脆弱。
而湖滨就是一个自洁系统,但是人们不满足于自然给我们提供的,非要更多。从围海造田,到建高尔夫建别墅。
现在受到了教训,又退房还湖,人造湿地。在云州存在着很多的湿地,湿地不止是公园,而是城市与自然的过渡带。
看到了湿地,就是自然在对我们说:不要再过来了!”
大家点点头。
“云池已经七千万岁高龄,原本就很低的新陈代谢能力已经严重下降,高涨的人口和工业也让它不堪重负。
希望我们有一天不要忘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绿是什么样的绿,不是眼前的绿,是翡翠绿。希望我们的后代有机会见到那翡翠绿。”
游客们望着云池,绿涛拍岸,仿佛在对人类咆哮。
有些地方终究不适合太多人来。
何欢也不知道自己会引来多少人。成为网红景点是必然的,但如苏组长所说,只要不靠旅游挣钱,接待力不跟上,潮水终将退去。
毕竟大部分游客是来凑热闹的,耐心享受美景的人不多。
中午出去在对面城中村找了一家饭店,吃了一顿地道的云州菜。
即使不是周末,下午也有很多市民来了。
何欢带着大家上车,继续沿湖开到晋宁。在这个古滇文化发源的地方,坐在云池边无人的沙滩,给他们讲在云池边诞生又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国。
这一天的景点不要钱,但大家得到很多。
在晋宁的村子里吃了饭,出来时,夕阳正向云池坠落。
在夕阳的滤镜下,没有绿泡泡,只有那:
落霞与群鸥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