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然岚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玄武湖畔,青春无怨季落情,莫然岚山,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歌咏比赛尚未举行,一次高一年级组织的春游活动,却被提前宣布了,一听说是去南京旅游,同学们一下子炸锅了,纷纷兴奋的议论着,探讨着,古都金陵的玄武湖,中山陵,和那作为六朝古都的魅力。一想到书上描写的秦淮河的夜景,好多同学向往之情跃然纸上。
韶云的心也被点燃了,长这么大,一直生长在出生的地方,没有出过远门,连真正的山都没有看过,时常读着书中描写的景色,好像神话一样遥远。
对南京的印象来源于书本,对江南的印象,就是宋时的画,唐朝的诗。特别是从苏东坡,李白,杜牧,李商隐,刘禹锡等大诗人在古金陵的生活,游览的诗词描写,让韶云心时常游荡在那种美好中。
古金陵的秦淮河保持着江南一带经济文化的繁荣,写不尽的诗词,书不完的美好画风。
但同学们兴奋之余,去南京春游的愿望要实现,还是要每个同学自己拿主意,要交一笔费用才能成行。在老师宣读完报名时间和缴费标准后,还是有很多学生的兴奋劲一下子降了下来。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本就拮据的读书,生活费用,要拿出一笔旅游的额外费用,会给每个在校的同学带来不小的家庭负担。父母为了满足孩子,只能承担起这笔费用。
韶云听完后,内心也一下子冷静下来,旅游对于自己无论是开阔眼界还是增长见识都有莫大的好处,年轻人一直窝在狭小的出生地,眼里的地球,宇宙,历史浩瀚的长河都只是书本中的印迹,幻境和实际的景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韶云决定去求助舅舅,如果舅舅愿意帮助自己,认为韶云能有机会出外旅游还是学校组织的,持鼓励的态度,那韶云就报名,如果舅舅不主张自己去,那就作罢。
有了想法,韶云下课后已经迫不及待地,赶中午去舅舅那里。
“去吧,我给你拿钱,多出去看看,对你的成长有帮助,金陵是个好地方,我去过中山陵也参拜过雨花台,你们学校组织的旅游是个机会,回来好好写一篇旅游日记,对你的学业有益处,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很重要。”舅舅听了韶云的说出旅游的事情,二话没说拿出三十元钱交给了韶云。
韶云的眼睛是湿润的,他暗暗记住舅舅的话,一定不会放过路上的每一处风景,要用自己的笔和心,记下这次难得的旅程和感悟。
一个周六的晚上,三辆大巴车停在学校的大门口,高一年级的各班报了名的同学,按班级三三两两地带着简单的物品准备上车,每个班级都有老师带队。按照学校和旅游公司的计划,这次旅程来回是一天和两个夜晚,就是周六晚上跑夜车,早上到达南京,白天一天游玩,路线规划是先爬中山陵,再去玄武湖,然后是灵谷寺,其他的地方看时间决定,周日的晚上就赶回来。路上的车程都是夜间,这样同学们不用在南京过夜,节省开支。
一辆大巴车是四十二座,高一年级报名的同学,加上老师不到一百人。这样有一辆大巴车就有闲下来的座位,后来就上了几个老师的家属。
车子在夜色中开出县城,沿着国道跨过淮河大桥,往南京方向驶去,韶云和郑楠挨着坐在一起,班级报名参加旅游的只有三十几人,随着女生们趴着车窗往外看夜景发出的惊叫声,车子里气氛活跃,平时上课的斯文一扫而空,叽叽喳喳的议论着,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出来旅游,兴奋而刺激,带着好奇,虽然车子是在夜里行驶,即使趴着玻璃窗,看见的也只是自己的影子,但好像被看见了外景一样兴奋的发出声音。
“安静,安静,到达目的地还早着呢,大家都好好地在位置上休息一下,明天早上好有精力游玩,还有几个小时的车程呢。”带队的老师忍不住提醒着不停大叫的几名女同学。
夜色中大巴车不是很快,稳稳地行驶着,几个出声的女同学听到老师的话后,安静下来。韶云闭目养神,迷迷糊糊的歪头睡着了,郑楠的眼睛搜寻了一会儿,看见绿珠正和茜夏在咬耳朵,小声嘀咕着,也不敢乱动,本想着和茜夏换个座位,想和绿珠待一起,那样就能...但看着车子内都是女生和女生坐一起,自己还是忍住没有过去,看了几眼后,也趴在前排的靠背上休息了。
“快看,云山雾海的,我们是不是到天宫了!”尖叫声把满车厢正在睡梦中的同学们惊醒,往车窗外看去,“,车子就如同在云雾中飘着,那云雾,那远处的迷雾。”车子在晨雾中过了滁州地界,山间环绕着晨雾,天地间笼罩在白雾中,车子下边的路看不真切,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山峦、翠峰,都在晨雾中时隐时现。车子仿佛进入了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
睡梦中醒了的同学们都贴着车窗往外看,微弱的晨光透过晨雾让人迷幻着,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挡住了车子内同学们的视线,随着车子的上坡下坡,使人有种飘飘然乘云欲飞的感觉。
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窗,在人们的身边、脚下缭绕。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模糊的影子。山峦的本来面目不见,只是一片雾的幻化形象。
车子到达目的地停了下来,韶云跟着同学们下了车,抬眼望着高居山巅的中山陵,内心一阵感叹,好伟岸而庄严。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南京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另一辆大巴车下来的同学,两个熟悉的影子映入眼帘。是钱虹虹和季小青,她们在另一辆大巴车上。
韶云凝望着她,其时朝阳初升,日光从山峰外照射过来,树叶上的晨露尚未花开,不住晃动,雾气在朝阳中轻烟的影子,飘过钱虹虹皓如白玉的脸,更增丽色。
拾级而上,三个人凑在一处,边商边聊,都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地方的气势。长距离的台阶让人气喘吁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