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苹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6章 一个有理想的太监,大明风流,大苹果,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延龄斜着眼看着刘瑾道:“刘公公居然忧国忧民起来了,可真是了不得。果然现在权倾朝野,境界都不同了。”
刘瑾冷声道:“侯爷,这可不是咱家的事,这是咱们大明朝的事情。朝廷财税不足,我大明朝便无以为继。百万将士拿什么戍边拒敌?朝廷官员俸禄何来?修桥筑坝,各项用度,从何而来。咱们闹归闹,大明朝可是咱们所有人的饭锅。砸了这锅,谁碗里都没饭吃。这个道理,侯爷难道不懂?”
张延龄倒是有些诧异,刘瑾这厮居然一本正经的说出这些话来,倒是教张延龄对他有些刮目相看。或许这厮说的都是场面话,但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便已经很不错了。当今天下,许多人甚至连这些事想都没想过。比如自己认识的那些侯爷们,恐怕他们便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
张延龄忽然想起了刘瑾曾经说过的话。刘瑾曾经说过,他崇拜的人是王振汪直等人。当时张延龄只是当做笑话来听。汪直王振都是大明朝有名的大太监。刘瑾也是太监。太监崇拜太监,似乎很是合理。刘瑾崇拜汪直王振他们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但是,张延龄此刻忽然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汪直王振等人不但是有名的大太监,而且在当时,他们都是权倾朝野,深受当时的皇上信任的人,都是手握重权,干过一番事业的人。
刘瑾便曾说过,人人都骂王振怂恿英宗皇帝御驾亲征,以至于有土木堡之败。自此人人痛骂王振祸国殃民。但是,倘若王振拒敌成功了呢?岂不是人人景仰的大英雄?况且,土木堡之败也并非王振一人之过,皇帝领军,王公大臣国公侯爷们都跟着出征,最后却将失败的帽子扣在一个太监头上,这明显是让王振当了替罪羊罢了。
此刻,想起刘瑾当时说过的话,张延龄突然明白了刘瑾的心思。这厮是真的想建功立业,而不是在口花花。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的需求是逐渐提高的。没饭吃的时候想吃一口饱饭充饥足矣,但吃饱了饭想吃肉,吃了大鱼大肉想娶老婆,娶了老婆想升官发财。官大了便想要名声,想要名垂青史,想要世人景仰。
由物质而精神,是逐次提高的。
有人做过总结,人之行为受五种需求驱策,依次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其实便是逐渐提高的阶梯,从低到高、从物质而精神。
也许有人只满足于大鱼大肉娇妻美妾,但是对刘瑾这样的人而言,他没有了肉体上的欲望,便会对权力和精神上的需求格外追求。
或许此刻的刘瑾就是这么想的,他真的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出来。
见张延龄沉吟不语,刘瑾以为张延龄内心里在嘲笑他。于是冷笑道:“张侯爷觉得咱家的话是假话是么?心里在嘲笑咱家居然想着国家大事是么?是否以为咱家不配想这些事?”
张延龄一愣,呵呵笑道:“刘公公,你误会了,我可没有嘲笑你。我只是有些惊讶罢了。但绝对没有嘲笑之意。”
刘瑾沉声道:“咱家就是看不得一些人只顾自己,不顾朝廷,像个蛀虫一样,蚕食朝廷的根基。哪天被他们这些蛀虫咬断了梁柱,大厦便倒了。大伙儿都完了。咱家虽然没读多少书,但道理可不比那些读过书的人知道的少。皇上如此信任咱家,咱家苦于不能为皇上分忧罢了。”
张延龄心中一动,沉声道:“刘公公当真想要为皇上分忧,便要干一番大事才是。”
刘瑾看了一眼张延龄道:“干什么大事?”
张延龄道:“可干的事情多得是。比如,刘公公既然心忧朝廷财政不足,为何不锐意进取,想出对策?若是能够解决朝廷财政,增加大明财政收入,扭转朝廷亏空的局面,我大明财政宽裕,岂非中兴繁盛?这岂非是一件伟业?”
刘瑾一惊,眼睛里的光芒一闪而没。
“增加财政收入?扭转亏空?咱家岂有那个本事。”刘瑾沉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