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1章 六汗盟誓,海上升明帝,木子蓝色,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各级盟会都将由朝廷派遣不同级别官员参与主持。
多伦诺尔这里原先苏尼特和翁牛特等部争夺,现在朱以海直接把滦河上游的闪电河流域多伦诺尔草原,设为多伦府,由朝廷直辖,在这里驻兵,设屯镇、驿站,以及皇家牧场、官牧场、军马场等。
在西面的前套平原,也就是包头到呼和浩特一带,把大青山南到黄河,东抵长城的原土默特归化城一带,设为归化府,朝廷驻军直辖。
原内属土默特直接拆分到人口少的部落中补充,归化土默特两翼旗就算没了。皇帝没把他东迁到兴安都护府东土默特,不让两土默特汇合,有助于削弱他们,好管理。
用了十几天时间,把这些全都议定。
朱以海让人在多伦的元上都遗址上建立一座塔,里面立石碑,把这次多伦会盟详细的记录其上。
汉蒙两种文字分别记录在两块大石碑上,立在塔中,还让画师把会盟的场面描绘成画卷,记录下这历史时刻。
漠南漠北六大都护府,七十二都督府,七十二卫,三百六十千户所,三千六百个百户所设立,皇帝册封了六位蒙古可汗,六位济农,七十二个诺颜,七十二珲台吉,上千个台吉,一堆的都督、指挥使、千户、百户。
随驾的那些中书人们日夜不停的写诰敕,写的头昏眼花手酸脖子疼,负责铸印凋刻的皇家工匠们也是日夜赶工。
有人欢喜有人忧。
腾机思兄弟俩被召入京恩养,算是软禁起来,也是最终处置,起码性命保全了,苏尼特编了两个都督府,腾机思族兄,原右翼济农叟塞做了右都督,腾机思长子巴图本来给朱以海当侍卫,现在以诺颜任左都督。
苏尼特被一棒子下去,筋都断了几条,但好歹还保留了一万户,只是本来都已经成为六汗之一,现在却重隶属于察哈尔了。
阿布奈是挺高兴的,他现在重返了察哈尔故地,虽然靠北了点,没能直接在宣大边墙外游牧,但起码也是居中,况且他原来只有一万多户,现在却统领十二部,有了六万户,实力增涨好几倍。
哪怕没能成为蒙古共主大汗,但也起码是漠南三汗之一了,对于十六岁的他来说,已经挺满足了。
土默特的穆固更是意外惊喜,他本来就一东土默特右翼旗主,部落男丁战士不到两千,现在却加封为土默特汗,直接统领十二部六万户。
巴林、扎鲁特、翁牛特、克什克腾等部也很高兴,他们本来都是在明清战争和林丹汗与女真战争中被打的差点部落都散了的,就剩下一口气勉强吊着,现在一下子分了许多人口给他们,各自扩充到了万户。
不管说那些新迁来的部落,能不能真听他们的,但起码牧场也大了,部众也多了,甚至他们的爵位头衔也高了。
总的来说,大家都对这次会盟结果很满意,有大明皇帝这圣可汗牵头,大家现在漠南漠北重新整合好后,以后起码不用再乱战一团,也不用整天争牧场,抢夺人口牲畜这些。
打来打去,谁都受不了。
现在这样重新划定好界线,各自安稳放牧,他们这些王公贵族们,也能很好的享受生活。
《多伦法典》抄录成汉蒙文书,精心装订,各部落王公台吉,人手一本,朱以海带头,将多伦法典捧在胸前,与诸王公台吉宣誓,共同维护法典权威,有背弃法典者,所有人共起兵击之!
诸部以后各自管理自己本部事务,按约定按期定时入京朝贡,若大明皇帝对外征讨用兵,各部需奉旨出兵协助。
各汗王、台吉们继承袭爵都需要得到大明天子的册封。
蒙古贵族子弟袭爵前要到北京入学、侍卫当差,王公台吉每家每代至少要送一位女儿进京联姻,王公台吉须由皇帝赐名、赐婚······
法典里还约定,大明天子承认和尊重蒙古对藏传黄教格鲁派的信奉,允许格鲁派在漠北漠南自由建寺庙传教,允许牧民出家当喇嘛,鼓励王公贵族们在自己领地上建立寺庙,给予寺庙免税。
也允许牧民出家为喇嘛后免服兵役、免缴税赋。
不过皇帝也要求,出家礼佛必须虔诚,所有出家喇嘛不得娶妻不得生子······
皇帝在中原对佛道以及洋教管理严厉,现在却对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如此宽容,蒙古王公们很满意,蒙古人从萨满改信藏传佛教已经很久了,当年因为红黄教之争,还引的蒙古王公们也斗争的激烈,林丹汗就曾强硬要蒙古人改信红教而弃黄教,结果反而人心尽失。
王公们还以为皇帝是对蒙古宽柔安抚,却不知道朱以海巴不得他们都信黄教,巴不得他们家家都送个儿子去当喇嘛,巴不得这些蒙古王公们都经常去西藏熬茶呢,蒙古草原上的寺庙没有个强力的人管控,必然会跟历史上一样。
就跟三武灭佛时一样,当失去约束,就算是佛教也必然会极大的威胁国家,他们会侵占土地,寺院经济还影响国家税赋,许多青壮出家,减少了国家劳动力,寺院占有大量田地不交田赋,寺院经营的产业也不交税,甚至许多百姓商人把产业寄名寺院下以避税,严重影响国家。
历史上,满清对于蒙古人信喇嘛教,也是有意鼓励支持,这些蒙古贵族为了表现虔诚,把自己的土地、牲畜、金银财产和属民争相施舍给寺庙,还免除喇嘛的兵役、税赋和其它差役。
寺庙占据越来越多的土地、牲畜和属民,形成了寺庙领地,在清朝一度有上千所寺院,十几万的喇嘛。
蒙古牧民节衣缩食,也要把辛苦所得大部份供奉给寺庙,希望能够得神明保右,能够超度苦海,死后升入天国,来世得幸福。
生老病死,嫁娶节日等无上要由喇嘛念经卜凶问吉和解脱超度。
甚至家有多丁者,还要将一子送入寺院做喇嘛。
曾经征服世界,帝国跨越亚非欧的彪悍蒙古人,自从信了佛后,可以说彻底的就由狮子化成了绵羊,真的是立地成佛,从此再难彪悍起来。
对于朱以海来说,他当然更喜欢这样温和的蒙古,毕竟蒙古草原也很难直接统治,那倒不如有个喜欢信佛念经的邻居,总比天天喊打喊杀的强盗邻居强吧?
蒙古人想信佛想修寺院想出家,朱以海都举双手赞成,甚至表示要在多伦修建一座大喇嘛寺,到时去西藏请一位转世活佛过来。
以后多伦不仅是会盟地,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草原边市,贸易的中心,这里还会有大喇嘛寺,甚至会有皇帝支持的喇嘛佛学院之类的,总之对于蒙古人信黄教这事,皇帝全力支持。
去西藏熬茶也好,送贵族子弟去礼佛也罢,或是请活佛、大喇嘛来,修佛寺、捐献土地、牲畜、属民、钱财,送子弟出家,统统支持。
绝不干涉。
皇帝甚至还可以给他们册封,给予金印金册,甚至还可以发俸禄赏赐,唯一一点,只在蒙古、雪区传教就好,不要来汉地便没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