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 引蛇,海上升明帝,木子蓝色,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计划里依托海岸,利用海上运兵机动,沿海地区出奇不意登陆,是要立足于不深入内陆,以及主动出击,打了就走这种思路的。
现在要是深入内陆,确实偏离计划。
“既然不能出兵驰援桐乡,我看只能搞出点动静来,吸引他们重回正轨。”朱以海皱眉说道,“我们不能就坐视不理,得想办法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回到我们的计划中来。”
“可李贼已经率部北上了。”
“那就把动静搞大一点。”
“殿下有什么好办法?”张名振好奇问。“难道要提前增援海宁?”
朱以海却摇头,“海宁先不去,那是最后一步。我们先搞点其它动静!”
他拿起地图,给大家详细讲解起想法来,其实也简单,还是打游击战那套,只是这次既要调动李遇春调头南下,还不能过于打草惊蛇,所以不能暴露自己的真正身份。
“各营化整为零,最好是打出义军或乡团的旗号,进入海盐县海宁县沿海各乡镇,现在收集来的情报看来,鞑子在占领浙西后,主力尽在杭州,而嘉兴湖州虽也有驻兵,但主要驻于几座府城中,县城中兵不多,乡镇就更是顾不及,眼下地方很混乱,虽然许多乡绅带头降清,可因为鞑子如今颁剃发令,又开始征三饷,征地丁银等,百姓沸腾,这是一个好机会。”
本以为鞑子来了有好日子,可实际上现在浙西百姓发现,鞑子来了并没好日子过,税还得缴,三饷都一样不少,更别说许多投虏的官吏们更是趁机鱼肉百姓,还有许多地痞流氓等趁机而起,打着各种旗号招兵买马,实际上就是趁现在明清统治力都在底层空虚时,抢点地盘,借机征粮抢钱。
百姓们的负担更重了,被各方势力肆意压迫,连找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心中的怒火在不断的增加。
许多人开始怀念起大明的统治来了,大明朝廷虽然这些年也没干什么正经人事,但起码不会如现在这般混乱啊。
何况,鞑子还要他们剃发易服。
人心思汉。
朱以海也冷静下来,此时去桐乡确实过于莽撞。
所以不如学习下伟人,咱们农村包围城市,先在鞑子力量薄弱的地区,清理清理一下那些乡村的地痞恶霸劣绅,打击一下那些投降的汉奸们,恢复下百姓的安宁。
顺带还能筹措些军费粮草。
还能把李遇春给诱过来,到时再聚而歼之。
计划就是这么一个计划,听起来确实很简单,不过是把现在这十个营头一万人马,化整为零,在海盐县沿海登陆,就在沿海二三十里地内活动,专门在乡下活动,各营保持一定距离,能够联络增援。
先拿乡下趁机做乱的地痞恶霸们开刀,再打击一下那些投降的乡绅地主们,打出各种义勇乡团的名号来。
“这样能行吗?”
朱以海自信满满。
“当然能行,绝对能行。”这可是太祖当年致胜法宝啊,想当初朱以海中学时因为爱读书,可小说因为被认定为不务正业的闲书被父亲全收缴后,学习无聊之余,只能翻爷爷的毛选,虽然当时这本书看起来很无趣,但每天睡前翻一翻,也算是熟读于心。
后来翻毛选倒成了他睡前习惯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的累知,对这套看了一遍又一遍的书,也不断有新的认知。
“我们要中兴大明,恢复天下,首先就要搞清楚,这天下是什么。在孤看来,这江山社稷或说天下,并非我朱明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所有中原百姓之天下。若是抛开这些百姓,那一切都是空洞的,任何事情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沙之城堡。”
“连唐太宗都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孤思索我大明二百八十余年天下,如今到这崩塌的局面,说来正是忽略了百姓。”
“我们现在要抗虏,要中兴,就离不开百姓,百姓虽弱,但离开了他们,我们做的一切,就都是空中楼阁。所以我们必须得动员百姓,得联合百姓,才能真正实行中兴大业。”
“就从现在开始,从此地开始,但愿还未晚。”
一番话,张名振张名扬兄弟几个武将听的满头疑惑,可大学士沈宸荃却如醍醐灌顶似当头棒喝,一下子就感觉开窍了。
是啊,抗虏复明,不是朱家人的事,也不仅是那些文臣武将士大夫们的事,更是整个天下百姓的事,离开了他们,何谈其它?
“诸位,我们既要抗虏,更要爱护百姓,如今三吴大地,百姓陷于水火,我们自号王师,便当救他们于水火。”
“现在我们来商议一下,各营如何行动,以及登陆沿岸后,该注意哪些事情。”朱以海此时心头振奋,感觉终于又拔开了一缕迷雾,看到了前方的一丝光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