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最难的三件事,新顺1730,望舒慕羲和,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话无人敢接。
要说没有,那是欺君。
要说有,这时候就是火上浇油。
天佑殿内一时间鸦雀无声,皇帝笑声并没有余音绕梁的能力,笑声之后的沉默不是尴尬,而是难言。
威海的海军现在可以挺直腰板,说把大顺的水师全灭,这一点朝中无人不信。
而且这还不需要名将,随便换个靖海宫官学里出身的,都可以做到。
当初反对的声音,在刘钰的倭国之行映照下,显得颇为短视。
可朝中当初反对建造海军的,又岂是仅仅几人?
诚如皇帝所言,有了海军,别人就不敢打了,或许一辈子都用不上,那这海军建的有没有意义?是不是白花钱?
倭国已经给出的答案。
许久的沉默后,有人进言道:“陛下远见,这海军要建。鹰娑伯当年曾建言,设海军部。既是要大建海军,这海军部事,也需早做考虑。”
“鹰娑伯大才,忠心可鉴。然其一手承担,若将来海事一平,鹰娑伯尚可入朝大用,这海军不成制度,又岂能保证人人都是鹰娑伯?”
“当有制度,明确权责。此为海军第一要务。”
这话算是一句皇帝想听的话,海军如今已经过了草创的截断,是要开始明确制度和权责了。
完全放权的藩镇,比之制度化的禁军,总是能打的。但不可持久,皇权亦不可能放心。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海军部的成立,是制度化问国库要钱的基础。现在的海军,名不正言不顺,要钱全靠皇帝动用君言即法的特权,并非好事。
对此李淦本就有些想法,既有人主动提出,看来众大臣也听明白他是要铁了心继续扩建海军了,便顺势道:“朕亦想过,无规矩不成方圆。鹰娑伯忠贞可鉴,又不贪婪,朕自是信得过的。只是海军军费造舰花费,动辄百万两,若换了别人,未必不动心。”
“只是,到底是设陆军部、海军部并列?亦或是设枢密院,而下辖海军部、陆军部?此事待鹰娑伯归来之后再议,他既掌管海军,这等意见,还是要听听他的。”
一旁的江辰对此并无太多想法,他这个陆军挂名的总参谋长,或者叫枢密使,很清楚就算是将来陆军、海军不单列为部,尽归于枢密院,那他也没有实权,只有练兵权和为皇帝制定参谋计划的责任,并无统兵权。
如今虽然只是草创,但他这个养老一般的枢密使也算是搞清楚了刘钰所说的“参谋部”到底要做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集众人之脑,达成孙白韩卫的头脑。
如何调动粮草、何处扎营、何处进攻、何处防御、如何制定行军路线、如何达成分进合击等等这些,把这些东西形成制度和计算,用无数繁琐的计算来代替孙白韩卫的天才头脑。
按江辰的理解,大约韩信、卫青、李靖等名将,既擅长临阵战术,也可以说有“一人便是参谋部”的能力,能一个人谋划出后勤、行军、分进合击等一系列地计算。
现在江辰唯独不能理解的,便是刘钰此番去倭国折腾这一圈,到底是否在参谋部的职责范围之内?
若说不是,确确实实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了对倭国整个战略计划的调动。
若说是,参谋部日后是不是还要把情报、地形、绘图、邻国军备、外交查探等等权责都拿到手?
那这部门的权力,似乎有些过大。
如果皇帝认为这样很好、很有效率,那么将来枢密院下辖陆军部和海军部,几乎就是必然,这种大战略上的谋划,皇帝必须要有掌控能力,而不能分开陆军、海军让他们自己去搞。
理论上大顺以前有专门负责刘钰此时在倭国干的这些事的部门,军师……然而开国之事闹出太多的意外,军师之职已经没了。
似乎,大顺还真的需要一个能统合陆军部和海军部的的枢密院。
而那样的话,就又得和天佑殿分开,或者是枢密使为天佑殿一员、或者就是干脆分开天佑殿管政而枢密院管军。
这还是要看皇帝怎么想,江辰觉得这海军部、陆军部和枢密院的事,自己没必要多说话。但真要说,觉得还是以成事为先,最好还是枢密院下辖,而不是分开各搞各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