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战斗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章 决战,红楼从辽东开始,键盘战斗家,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热门推荐:

唐清安这回的目标是盖州。

第一个目标,了解金江军目前的实力,能否和蛮族野战,并且占据优势情况下获得胜利。

这一点在栾谷关得到了证明。

那么第二个目标,就是要收复复州,盖州两地,从蛮族手中夺得富裕的平原地区,不用在苦哈哈的地方辛苦屯田。

大军停在了熊岳驿,此地离盖州卫百余里。

唐清安不急。

大军修整。

等待后方物资运转。

火器多,需要的物资也多。

军中的战马,骡马也多,需要的粮草豆料同样多。

十余万大军,唐清安不敢玩花样,稳打稳扎打呆仗,比双方的硬实力。

大军在修整,后方的官员也跟了上来。

看着官员提交上来的册子,唐清安极其的满意。

“等收复盖州后,明年我要治下多出两百万亩田。”

把众人的面色看在眼里,唐清安没有多余的表情,因为他并不是狮子大张口。

海州,盖州,金州都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平原多,河流多,适合开发田亩的地带也多。

军事行动是为了政治。

而对于唐清安目前最大的政治,就是民生上的事。

大周地方真的很离谱。

金州因为靠近登来,往来官船极多,因此额田在各地报的最多,六十万亩额田。

复州远离登来,提供额粮的额田只报了三十余万亩。

明明地利不比金州差,还是在平原上,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大量的隐田。

例如归于复州卫的永宁监城。

永宁监城的额田就有五十二万余亩。

为什么永宁监城的额田竟然这么高呢?比复州卫都要高,甚至要赶山整个金州卫了。

整个金州卫包括了旅顺等地,也才六十万亩额田。

因为永宁监城不用交税。

永宁监城的军户负责为官方养马,因此免除额粮。

卫所官员为了报功,就如实的上报了永宁监城的田亩,反正又不用缴税。

大户们世代不用交税,还能获得田亩的勘合,当然就没有了顾忌,愿意配合永宁监城的官员,让他们获得功绩。

只官册上,复州卫加上永宁监城,额田就高达近九十万亩,隐田更不知道有多少。

托蛮族的福。

蛮族把各地大户都迁移到了沉辽,然后派蛮人到各地管理辽民,辽民成为了奴隶。

唐清安在金州,镇江的清田没有丝毫的阻力。

现在收复了复州,大军在前方,官员在后方清田,同样没有半丝的阻力。

在唐清安的计划里,收复复州,盖州两地,无论如何也能得田两百万亩。

就算不足,以两地的地利,到明年播种之前,也是足够开垦新田,达到两百万亩的。

有了这两百万亩地,不管是新接纳的辽民,还是以往的辽民,他的金江镇将再也不会为粮食发愁。

“各地如今百姓数量统计出来了没有?”

听到节度使的问话,领头的冯胜之满脸笑意。

在大军出动之前,他还满脸的忧愁,如今大军军事顺利,获得了无数的地盘。

他负责民生事,同样解决了他的难题。

田亩充足了。

“随着长白山脉清除了蛮兵残余,包括岫岩,凤城两城,各地百姓有三十余万人。

加上山外逃进来的百姓,合计四十余万百姓,皆安置在长白山脉的平原地区。”

镇江的百姓,金州的百姓,东岸的百姓,无论是田亩还是人口,都十分清楚。

因此冯胜之先报游击区的百姓之数。

复州一带靠近前线,除了早已投奔到金州的,剩余的百姓都被蛮族迁移到后方。

不但此地的田亩荒废,也导致了数十万辽民生活困顿,蛮族可不管管迁移辽民的死活,更不会提供物资。

冯胜之先解释了一番,最后才报出复州各地辽民不足十万。

唐清安面露不快。

这都是蛮族造成的,至少造成了复州十余万辽民死亡,连靠近金州的复州都如此惨,更不用提其余地方。

“这五十余万民,加上原来一百七十余万民,合计两百二十余万民,旧田和新田合计一百六十七万余亩,复州有一百零二万余亩。”

听到冯胜之报的复州田亩数,唐清安感到诧异。

“复州的清田不是刚开始吗?怎么就得出了一百零二万亩?”

“额田就有九十万亩,以咱们在金州清田得出的隐田数,推断复州得出的这个数字。”

闻言,唐清安笑了。

“那这般推算,岂不是盖州的田亩也能推个一二?”

冯胜之点头。

“盖州至少有五十万亩以上。”

唐清安虽然再笑,但是并不满意。

以他对史料的了解,推断复州和盖州,田亩至少在两百万亩以上。

复州和盖州都是平原地带,两地的面积,论长度是不如金州到镇江的距离。

但是宽度却远超东岸,两地的面积合起来,远比他现在治下要大。

金州,加上狭长的东岸,以及偏冷的镇江,三地的田亩都已经高达一百三十万亩。

富庶的复州和盖州,光额田就在一百一十万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工业狂魔

好多牛

我在万界送外卖

氪金欧皇

亲王宠妾的谋反攻略

山雨满城

我缔造了文娱盛世

登岩的歌

天天偶遇,你管这叫高冷校花?

谱闲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