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维京长船
令狐冲啊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维京长船,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令狐冲啊冲,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公孙修所画的图纸非常粗糙,甚至连他自己都解释不明白,大概地画了个模样出来,可柳氏兄弟专业船匠却能看得明白,点头道:“王上这一设计巧妙,龙骨由船头至船尾,长度达十丈,宽一丈二,可乘坐七十名水军。只是此船又狭又长,真能成为战船么?”
“当然可以,船的理念就是轻便快捷,又可稳住风浪,不轻易翻船,是作为辅船之一。”
公孙修心想那疯狂的维京人能乘坐这样的船劫掠西欧,老子就用这样的船劫掠魏国,把渤海封死,彻底当个快乐的海盗。
柳志点了点头,深知此船若是按图纸造出来,最多不过七十吨,算是轻捷的船。他画出更加详细的图纸,说道:“这艘船龙骨呈现如香蕉,又似茄子般,中间内凹,两端翘起,可用拼接或者船钉造出一整根。船头至船尾十丈,每隔一丈留出两排桨孔,每只船桨由二人操作,全船约二十人或者三十人操舟,四十人执戟或者弓弩。缺点在于,这船完全是露天的,没有船舱避雨,若是遇上恶劣天气,船上士兵容易感染风寒跟冻死。”
公孙修没想到自己这么抽象的图纸,竟能给对方带来如此大的启发,笑道:“抛弃船舱之类的,就是为减轻重量,加快行船速度。你这安排是最合理的,每船七十名士兵,一口气造个一百条辅船,那就是七千辅兵。”
维京船的理想航速是10节,最快顺风能达到15节,折合为时速五十五里,只需两个时辰就能抵达对岸青州的东莱县。魏国跟吴国的大型楼船,虽然承载三千名士兵,可航速极慢,吃水又深,在长江上遇到大的风浪就有翻船沉没的风险,航速也仅有7节,不到维京船的一半。
最骚的是,维京长船虽然设计简单,可里面大有门道,几乎是不分船头跟船尾的,因为两端都是一模一样,不存在需要掉头的问题,必要是船头既是船尾,船尾既是船头。维京海盗这群来自北欧的人,在公元8世纪到公元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跟英国岛屿,足迹遍布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这一时期甚至被称为欧洲的“维京时代”。
以此船攻击楼船,胜在逃走迅捷,即使硬碰硬打不过,可维京长船只要想走,楼船之类的大型战舰是追不上的,要想劫掠沿海轻松至极。
柳传、柳志两人一边细说补充,一面执笔构图,每个细节都要求精准落位,几乎柳氏船坞的五十来名主要船工都进来开会研究。
不得不说一人智短,众人智长,公孙修并不如何明白船的构造,可他所懂得的零星半点知识,对三国中后期的人来说,则是划时代的降维打击。
一个新颖的观点是足以开启一个时代的。就如爱因斯坦并无直接造出原子弹的能力,可核裂变是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的质能方程产生的。
即便一开始只是指导实践的理论而已。
同时,柳志也计算出维京长船所需的木料,恭敬地说:“造一艘这样的船,需要千料。”
公孙修一愣:“千料是什么意思?”
柳志答道:“意为造此船所需一千根木料。”
公孙修心想这个要是造出维京长船,大约就在六十吨木料,心下暗思:“这要是造一百艘船,能把十几座山头都弄秃了。”
当然现在可不是在意生态环境的时候,求生存才是关键。
后期不仅打算炼钢造甲,还准备围湖造田。
毕竟人口一旦增加,开垦荒地速度过慢,只有围湖造田才能快速增加耕地。至于会不会引发洪水灾害,那就不是短期该考虑的,等夺下更大的地盘,再反过来施行退耕还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