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枪依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49、开弓没有回头箭,五代河山风月,我的长枪依在,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后果如何,史从云想了很久,心里久久难安,许多事情难以预料,不过也只能船到桥头自然直。

夜里,突然有亲兵急匆匆来见,说有人夜里求见他。

史从云连回到中军大帐,发现等候他的是一个老熟人,翰林院承旨,兵部侍郎陶谷。

陶谷见他先行礼,动作有些紧张僵硬,嘘寒问暖时说话也结结巴巴。

史从云立即明白了什么,开口道:“陶大人是带着撤军的圣旨北上的吧。”圣旨传达并不是像人们想象那样,皇帝随便一写,找个身边宦官就传达了。

口谕确实可以这么传达,但口谕没有那么大效用,真正的圣旨需中书省和皇帝决定旨意,翰林院拟旨,门下省审核通过,尚书省发出,经三省通过,各值班官员认定加盖签章,随后由翰林院专门的传旨官员送出,一经发出就不只是皇帝一个人的意思,而代表朝廷。

而重要的圣旨会由更高级的官员负责传达,陶谷是翰林院承旨简兵部侍郎,兵部权力被枢密院架空,没什么要务,而撤军又是军机大事,让他亲自莱倒不算意外。

只是听完史从云的话,陶谷顿时愣住,吓得嘴唇颤抖,脸色发白,整个人立即匍匐在地上,不敢看他。

他的话太直白,一开口陶谷就猜出了端倪。

史从云见到他之后就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陶谷应该是知道官家病重的消息,带着撤军圣旨北上的,可他才到沧州就发现自己已经率军提前南下。

圣旨没到,大军却南下了,陶谷顿时陷入怀疑,他可能想到最坏的情况,他可能犹豫过要不要来见自己,或许其中另有原委........

但很显然,史从云一句话让他明白,没什么另有原委。

史从云扶他起来,两人来往很多,相交算好,不然陶谷也不会冒险来见他,于是直白道:“范质参某要谋反,朝中相公告诉某的消息,我不能在北方坐以待毙。

这次不尊令擅自南下,只想保全家小,我不会为难陶大人,只有一事相求,从沧州往北到幽州的路不好走,希望你走慢些,多拖延些时日再把撤军的圣旨送到前线,届时感激不尽。”

说完拱拱手。

陶谷是个胆小的人,见他这样连连点头答应,随即还向他说道:“大帅,前几日官家尚且还能在床榻上接见宰辅,从昨天起已经不省人事,多数时候都在昏睡,朝中大小事都是皇后在处理。”

“多谢陶侍郎告诉我,这恩情某定记在心里。”

陶谷见他这样,放心不少,转身出帐篷的时候又小声对他说:“对了,如今开封府事是暂居润在主理,京城巡检乃是王朴担着。”

言罢立即转身走了,一刻不敢停留。

史从云也没敢停留,后半夜立即下令全军起床,急行军往南。

陶谷给他透露几个重要消息,其一是官家已经没有意识,这时是符皇后摄政。

其二是开封府事暂时由暂居润管理,京城巡检是王朴,这无疑是给他透露重要信息。

大梁城内有三股武装力量,开封府的衙役,相当于警察武装,人数不少,是暂居润管着。

其二是京城巡检的驻防大梁城的部队,如内殿直,散员都,人数最多,是大梁城内最强武装力量。

最后则是保卫皇城的禁军部队,东西班直,是少量守卫皇城的精锐部队,数量少但都是精兵,直接听命于皇帝,赵匡胤当初就做过禁军东西班行首。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经率军南下了,这时即便退缩,日后也没好果子吃。

史从云也狠下心来,不能再耽搁,他带着南下的有八千精锐亲兵,许多心腹将校,只要火速到达大梁,在众人没反应过来之前想办法进城,他就能完全控制局面,保护好家人,之后的事情再另做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反派:我能看到我的墓志铭

半梦初觉

剑帝

青衫仗剑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乌鸦一号

这个猎人有点猛

地磷水蟒

路人甲的穿书日常

古月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