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可能是曹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 入幕之宾,重生北魏末年,我怎么可能是曹贼,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毕竟他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别说诵读经典,连字都认不得几个的人,却在定州做出了成绩。
之所以见客的只有两个幼子,正是因为其长子厍狄伏敬与次子厍狄显安已经被高欢派往洛阳,与高澄处关系。
长子厍狄伏敬受任直阁属官,次子厍狄显安获封散骑常侍。
厍狄干对崔赡能够立足洛阳同样充满信心,他与崔赡明言,希望对方能在洛阳与两个儿子为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也是老父亲为在洛阳的厍狄伏敬、厍狄显安操碎了心,这也是厍狄干今日招崔赡过来的用意。
在送走崔赡后,厍狄干又立即命亲信代为向长子、次子写信,在信中对崔赡多有赞誉,要求他们不要以对方年纪小而轻视,同时也让他们在洛阳想办法缓和崔赡与崔暹的关系,卖作人情。
崔赡年才十五,却应高敖曹之邀入职幕府,其中有高澄心腹崔暹的原由。
崔暹与崔赡同是定州人,一个出身博陵崔,一个出身清河崔,年龄相差悬殊,除了同样的才能出众外,原本也扯不上多少关系。
但是崔赡之父崔甗却与崔暹旧怨颇深。
崔甗出身清河崔氏大房,也算信都元从,只不过他这元从身份说起来有点滑稽。
当时河北士民大起义,崔甗被高敖曹领三百轻骑从家乡劫去了信都,当作师友对待,从而稀里糊涂的参与了这场信都建义。
也正是这样的缘由,高敖曹对当时一起被绑去信都的崔赡多有了解,这才在他十五岁时,立即发出邀请,任他为主薄,并将政务全盘托付。
崔赡急着入职高敖曹幕府,并非是担心受高澄重用的崔暹报复,而是自认为有崔暹从中作梗,自己难以跻身高澄幕府,这才受高敖曹之邀,与他同赴广州。
毕竟清河崔氏的门第摆在那里,历史上,娄昭君为自己最小的嫡子,这一世以贺六浑的身体状况也不知道还能否出世的第十二子,高济,与崔赡的亲姑姑、崔甗之妹说亲,还要特意交待高济:
‘好好表现,别惹了崔家人耻笑。’
这种事情熟读史书的高澄自然知晓,他好奇的是崔赡祖父崔休死于公元523年,也就是高澄出生后的两年,享年六十三岁。
崔家女再怎么往小里估年纪,怎么也是与小高王年岁相差无几,基于这份好奇,高澄得知崔赡、崔甗、崔休之间的关系后,特意命人察看,崔休确实有一个女儿与他同岁,待嫁闺中。
原时空的老十二高济,史书并没有记载详细生年,但是老十一高湜生于538年,不管怎么算,崔家女最少也年长了高济十八岁。
女大三,抱金砖,一想到高济怀抱六块金砖,就让好兄长高澄担忧不已,毕竟稚子抱金过市,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总要想些办法才是。
当然,关于崔赡,高澄对其庶母冯氏的风流韵事更感兴趣,八卦嘛,人之常情。
冯氏生性放荡,多与人有私情,其中就包括高澄的主薄,邢邵。
北魏有两个广州,一个是前期从山西肆州拆分,后被废止,另一个孝文帝迁都后,为了护卫京畿,在洛阳与三荆之间的南阳盆地设立,治所在如今的河南鲁山县。
上一章写了大半然后电脑死机,心态当场炸裂,重新写完后,倒头睡了三个多小时,不过夸下的海口确实没有做到,只更了8000,差了4000,又欠大家一个红包,等凑满五个到时候发在群里,毕竟咱虽然更新拉胯,但架不住总是夸下海口,凑满五个红包也不难,到下月12号不管凑没凑满,都会发在书友群,昨天没抢到的兄弟们到时候可要早些。
继续睡会,起来再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