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十八太史慈搬兵救北海曹孟德报仇伐徐州一,实话三国,高木峰,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职三天,转任虎贲中郎将。
那时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
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
董卓怀恨在心,将孔融转任议郎,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
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气,共同谋划。
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又集结官吏百姓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彰显儒术,举荐贤良,善待国人。
孔融对待国人,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礼对待。
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都予以帮助,妥善安葬。
在孔融治理下,北海日渐富饶,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且说青州黄巾军被曹操招抚,徐和、司马俱、管亥探知曹操除将黄巾军精锐编为青州兵,其余被遣耕田,稍为安定,便率旧部转战它地。
管亥自带一千兵马,很快又有一万余众响应。
为了解决粮草不足,闻知北海较为富裕,管亥向孔融借粮一万石,孔融不给。
管亥聚集义军攻打昌乐,孔融引军出城迎战。
管亥拍马舞刀直取孔融。
孔融部将宗宝挺枪出马,战不几合,被管亥一刀砍于马下。
孔融急忙退回城中,闭门坚守。
管亥分兵四面包围,昌乐危在旦夕。
孔融登城瞭望,见敌军声势浩大,倍添忧愁。
正在此时,忽见一个身长七尺七寸,须髯美貌,猿臂虎腰的壮汉,挺枪跃马,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一直冲杀到城下,大叫:“开门!”
孔融不认识,不敢开门。
那壮汉见门不开,敌兵从后追到城壕边上,急忙勒马回身,一连捅杀十数人,敌兵暂退。
孔融这时即命打开城门,将那壮汉迎入。
那汉下马弃枪,直奔城墙,拜见孔融。
孔融问起姓名,回答说:“复姓太史,名慈,字字义。”
孔融一听是太史慈,大喜。
孔融虽不认识,但却早就知道其名。
原来这太史慈乃幽州辽东郡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少时机敏好学,好骑善射,弦不虚发,被称为神射手,郡守闻名聘为本郡奏曹史。
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分辨不清,而结案判决时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官吏)知事者较有利,就是先入为主的意思。
其时本州奏章已先发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
太史慈时年二十一岁,被选为使,就抄近路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先到公车门前等候,待见州吏也来到了,才开始请求把郡府奏章呈上。
太史慈假意问州吏:“君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
“是。”州吏回答说。
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
“在车上。”州吏说。
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
州吏却不知太史慈乃是东莱人,便取出奏章给他。
谁知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怀,取过州府奏章,便提刀截断州章,将其损坏。
州吏见州章被毁,大惊高呼:“有人毁坏我的奏章!”
太史慈见州吏呼喊,急忙将州吏拉到车里说:“假使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能将其损坏。你奏章被毁,我毁你奏章,都一样获罪。咱俩吉凶祸福恐怕是相等的,都难免遭受处罚,不见得只有我独受此罪。”
州吏闻听,急问:“时至如今,如之奈何?”
太史慈说:“如其坐而待毙,不若一起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无谓受刑。”
“你为本郡而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怎么也要逃亡?”州吏疑惑地问。
太史慈便答:“我初时受本郡所遣,只是负责来视察州章是否已经上通而已。但我做事却太过激,以致损毁州章。如今即使回去,恐怕也会受到谴责刑罚,因此希望一起逃去。”
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言,乃于即日俱逃。
太史慈与州吏出城后,太史慈却潜遁回城,向郡守复命,说郡章已经上呈,完成郡守使命。
州府知道这事后,再遣另一吏员往京城通章,但有司却因为先得郡章,不再查察此案,这场纠纷不了了之,州府有苦难言。
太史慈因此知名于世,但也被州府人所仇视。
为免受无妄之灾,太史慈只得避居辽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