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闪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七章 电池炮试验,学霸之科技孵化系统,十方闪电,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科研组来说,设计减配版的电磁炮不难,大概一周左右就完善了设计并上报,然后就可以安排国家的特殊兵工厂生产样品出来。
电磁炮设计出来后,科研组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主要是电源的供应问题,电磁炮的射程远、威力大,但也意味着用电量很大。
如果是固定地点发射的电磁炮非常容易实现,种花家有许多办法可以保障电力的供给。
可是要想将这么大威力的电磁炮在移动的车、船上面使用,那就不得不考虑一起移动的电源供给系统了,没有电源,电磁炮再厉害也没有用啊!就像没有炮弹的大炮,杀敌威力还不如一把手枪呢。
战舰也一样,普通的战舰供电系统并不能满足大射程电磁炮的需要,如果用原本战舰的电力系统,能发射的电磁炮次数不多,且会影响战舰的日常用电。
方逐溪参与的程甲院士他们那边设计的小型质子裂变发电机会是很好的选择,只要在一台车上装载了这样一座小型核能发电机,就可以供应许多辆大射程电磁炮的使用,战舰的电力系统换成了这样的核能发电机,那问题也能迎刃而解,电磁炮想发射多少次就发射多少次,只要你炮弹够,电量绝对够用。
问题是那边的研发进度目前不知道了何种程度,而且将发电机搬到汽车或者战舰上还需要一定的整合处理。
但稍微长远一点来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程甲院士他们那边的项目主要困难已经被方逐溪解决,只要耐心等待一年半载肯定能够制造出支持移动版大射程电磁炮的小型核能发电机。
简学钦为此专门给好友程甲院士打了个秘密渠道的电话,确认那边的技术暂时还不能缩小到被货车装载着移动的地方,战舰上倒是可以,可是占据了太多空间,会极大削弱战舰的战力。
技术还不够成熟,简学钦摇了摇头,如果近期试射500公里射程的常规电磁炮,就只能用固定的基地电源进行电能供应了,这多少是种遗憾。
虽然不能测试移动版的大射程电磁炮,但固定版的可以先试试,如果有什么问题还能及早改造。
大射程电磁炮虽然暂时没有机会经历实战,但怎么样也要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定设计是对的,也才能证明科研组的报告正确性,毕竟理论正确并不代表做出来的实物就一定与理论描述的相符。
一切都是实事求是,以实际试验为准。
科研组将设计出来的500公里射程的常规电磁炮交给了与海军渊源很深的“深蓝”兵器研究所制造,同时又将科研报告向军方高层报告了。
500公里射程的常规电磁炮,光是听到名字就令军方高层十分动心,他们仔细看了科研组上报资料的技术参数,看到电磁炮发射速度快,没有巨大的声音、烟雾在实战中便于隐藏,尤其是炮弹价格美丽动人等优点,就更是大力支持了。
整体研究怎么打好现代化战争的军方高层,当然非常明白一款常规的电磁炮射程达到500公里的极大好处和意义,如果炮弹的杀伤威力不弱,对打赢战争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所以当科研组委托“深蓝”兵器研究所生产出第一台500公里常规电磁炮,准备开始实弹测试的时候,军方高层闻讯出动了一个高规格观摩队来亲自看看这台电磁炮的试验效果如何。
实弹试验也是在海军基地进行,“深蓝”兵器研究所将生产出来还没有来的及上漆的电磁炮驾驶了过来。
是的,虽然没有移动电源,但兵器研究所制造的电磁炮是移动版的,只要接上基地的电源系统就能使用。
这台试验用电磁炮是由一台导弹发射车改造而成,上面没有硕大的导弹,换成了一只有两条导轨的电磁炮管及电磁炮的基座。
电磁炮管可以控制着上下左右各个角度移动,意味着电磁炮战斗时候炮弹在射程范围内可以覆盖的区域很广且可以灵活选择。
同时,这样意味着对操纵的射手要求比较高,因为射程比较远,仰角和方位角度稍微有一点点不同,炮弹击中的位置会相差很远。
所以科研组设计的电磁炮发射都是由车载的人工智能控制,发射的电磁炮操纵员只需要输入目标的坐标位置即可,人工智能会自动计算,且将军方信息后台所支持的当地区域天气参数考虑进去,选定最佳的仰角和角度。
当然,电磁炮加入人工智能控制这方面是由这方面最强的方逐溪完成,理论上,就算是最大射程的500公里左右,由人工智能控制的电磁炮炮弹着陆点和目标位置相差误差不超过3米!这是传统的火炮远远比不上的。
海军基地,今天万里无云,是一个适合试验的好日子。
海边测试场地,工作人员已经将电磁轨道炮连接上了基地的电力系统,并进行了调校,电磁炮随时可以开炮了。
方逐溪和简学钦他们几个科研组的头目走向电磁炮,和他们一起走过去的是军方的高层观察团,为首几个都是军方的绝对大佬,都是可以左右军方武器系统装配的强力人物。
方逐溪也认得其中一个大佬正是上次主持测试卫星反导系统“雷霆1号”末端拦截洲际导弹试验的那位首长。
那位首长也认得方逐溪,这位年轻得过分的教授再次刷新了他的认知,人原来可以优秀到这种程度的。
作为科研组组长的简学钦将介绍试验内容的任务交给了方逐溪,用他的话说是方逐溪形象好,颜值高,实际上却是他有心想提携这位后辈,让他在军方高层中的份量更重一些。
而且解决电磁炮关键难题的方逐溪,这样做也是合情合理。
对于简学钦的安排,方逐溪也没有理由推辞,就承担起了这项工作。
众人在里电磁炮300多米远的观察点停下,这里有两台电视,一台是近距离直播电磁炮,让大家不用靠近也能看到电磁炮的细节,另一台则直播着试验标靶处的情况,那里有一艘残旧的渔船在海上停着,充当这次试验的标靶。
由于射程太远,靠目光是不可能看到炮弹发射以后的命中情况,所以只能采用测试船在标靶处远处观察,将拍摄到的画面通过直播传送回来。
方逐溪检查了一遍电磁炮,又电话连线了测试船,一切顺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