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41 上升的道路已经铺平,带着农场下凡尘,夜天下,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提薛姨妈、薛宝钗和薛宝琴如何高兴。

得了一千两银子的夏守忠,同样心情不错的去了贾家。

照例一家人有官身和诰命的出来接旨,然后女眷回避,贾政、贾赦、贾珍、贾琏等人带着夏守忠去了荣禧堂。

“恭喜政公、赦老爷,贵府贤婿这次算是立大功了。陛下这才开恩不仅赏了元妃娘娘,还让咱家带着五品诰命才有资格享的赏赐,上门赐予贵府二小姐。”

贾家四人一听脸色狂喜。

之前就因为元春的原因,家里这才咬牙建大观园。

可这只能维持不失元春面子,而没法改善她的处境。

没想到姑爷能在短短一个月不到,就立下大功,顿时解了贾家的危机。

忙问到底是什么功劳。

等听到石仲魁主持开荒,居然开发出了3万亩农田,而且看起来水源足够的话,即便无法全部改成水田,也肯定是上好的麦田。

送走得了一千两银子的夏守忠,贾赦忙命贾琏去找石仲魁。

贾珍肯定也不愿意放过,贾政想了想也没拒绝。

甚至在工部多年的贾政很清楚,去晚了,肯定会被人瓜分完了。

可惜石仲魁既然打定主意不管贾元春,当然不会在京城里多待。

出了皇宫就回宛平。

以至于贾琏只能先回家告诉一声,隔天带着人,骑马追上去。

但让贾琏没想到的是,进了长沟大营,不仅看到被石仲魁紧急招来的石光珠和薛蟠,自己还被石仲魁给圈在大营里了。

随后三天,就看到一个个王府、公主府的管家和当朝三品以上大员们的家仆或者子侄不断找上门。

但凡是家仆上门的,连大营都别想进。

好在石仲魁也没过分,让薛金平和几个官吏带着这些仆役去看正在开垦的三千亩水田,还有附近一片片荒地。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那口泉眼。

而王府、公主府的管家,则全交给石光珠和被拉壮丁的贾琏去接待。

石仲魁自己则用以文会友的名义,招待那些大员的子侄。

加上大营的官吏们在一旁暗示说,石仲魁不管农田如何分配的事。

所以即便石仲魁确实怠慢了这些人,却没人觉得他是故意的。

而是想着他这是在避嫌,不得不如此做。

等到了第四天,再找上门的人,除非当朝一品,否则就是驸马爷亲自来,早就没他们的份了。

更别说那些五品以下的官员了。

不过,石仲魁还是留了超过4千亩的地,让人去分给御史和六科给事中。

而且如何分配,全由御史台自己决定。

这种转移矛盾的手段算不上高明,甚至很直白,却很有用。

到了第五天,三千水田已经开垦完毕,工部的官吏欢喜的上门查验。

本来这几个五品、六品官还想拿捏几番,可刚说这不好,那不好,就被等的不耐烦的几个王府管家给打断了不说。

还差点被人指着鼻子骂他们不识抬举。

经过5天时间,那口泉眼的出水量不仅丝毫没减少的迹象,大量流水也已经把三千亩开垦出来的水田全部浸湿了。

看情形,让屯田兵抢种一波稻子,加上今年入冬降霜的时间晚个十天半个月的话,说不定都能收一季稻子了。

有了这心思,但凡分配到农田的家族,看石仲魁时,眼睛里都带着金钱的味道。

宛平多泉水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既然传闻这六元公精通周易八卦,说不动还能再找到一处、几处泉眼。

到时候即便无法开出新农田,仅仅只是把水引到此处的三万亩土地,也能把所有土地变成水田,价值立马就高了好几倍。

有人找到石仲魁试探了几句,可得到的回复却是‘没时间’。

一句还要管着疏通河道的差事,就让这些人明白,‘没时间不等于不愿意’。

但想让他心甘情愿的为大家寻找泉眼,得有好处才行。

助人升官对权贵、重臣来说,反而是最容易,付出成本最小的筹码。

在石仲魁正式交接完开荒的差事,带着薛金平的三千屯田兵回宛平城外的大营,准备让兵丁修整三天,自己也好去京畿河道上实地考察一番时。

朝堂上已经有人行文吏部,为石仲魁请功了。

甚至在朝堂上,都有御史因为拿了石仲魁的好处,而站出来帮他说话。

皇帝知道是因为什么,心里愿意,却还是有些不满。

毕竟这升官的权利被内阁和吏部控制着,是个皇帝都会不爽。

更别说真正的大权,还掌握在了太上皇手里。

好在这次不管是太上皇一系的朝臣,还是皇帝这边的人,或者那些持中立态度的大臣,对这事都没什么意见。

开荒虽然不是扩土,但增加农田数量,在哪个朝代都是士大夫阶层最喜欢,也没什么理由找麻烦的功劳。

不过有御史说开荒的功劳足以连升三级,但坏就坏在明面上报上去的只有三千亩。

虽然大家此时基本上都知道,真实数量是三万亩,更猜到石仲魁可能是在刻意压低自己的功劳。

目的或许是只想暂时待在翰林院。

毕竟不把翰林院的升官之路走一遍,今后对石仲魁入阁的路,会难很多。

甚至仅仅只是从翰林院修撰升为正六品的侍读、侍讲,都比此时就调任六部要强多了。

所以从六品升正六品没人反对,可实际授予什么官职,就有的争了。

六部除了礼部外,大家都知道石仲魁肯定不会此时去自家衙门当个五品、六品的官,所以没人争。

都察院倒是想把石仲魁拉进自己的地盘,今后就不用怕没农田分,但十三道言官最高也就正七品,权利大却官小。

再高一级的殿中侍御史则是从五品,而且殿中侍御史虽然不会真的天天待在皇帝身边。

但要是这人换成石仲魁,皇帝百分百会拿他当近臣对待。

更别说石仲魁本来就有了御书房行走的差事。

不管是皇帝一系的,还是太上皇一系的,没几个人愿意石仲魁天天跟着皇帝。

文官们明面上厌恶得到皇帝喜欢的大臣,但实际上人人都明白,圣宠远比实干更重要。

最后议来议去,果然还是升石仲魁为翰林院侍讲。

翰林院侍读、侍讲虽然都是正六品,但仅仅是这半级,就是无数庶吉士和进士们一辈子都越不过去的坎。

上面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再往上就是正五品的翰林学士了。

可以说,石仲魁越过这一级后,进入内阁的概率比之前至少大了10倍。

低调几年,把上面的几个上官熬死、或者在熬到有人升官,离开翰林院进入六部当侍郎,就能顺利接任侍讲学士。

到了这阶段,他也有机会直接被任命为六部侍郎,或者都察院从四品的右佥都御史。

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没能抢到人,最后一商量,干脆把去年就应该升官的于洪高从大兴拉进都察院。

7017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超神学院:异常枪神

七个香瓜

CSGO之电竞经理

地精咖啡

奥特曼之开局获得贝利亚勋章

燃烧穷尽

HP似曾相识

凌冰凝.QD

离柯南远一点

无良雪公司

九尾之夜,我一拳打爆尾兽玉

桔子不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