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寒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36章 商业教父,逆袭1988,拾寒阶,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林和李炎鸿的谈话很投机。
李炎鸿为自己能偶遇国内最大的商界精英而兴奋不已。
王林和妻子说了一声,让他们先在附近逛逛,他则和李炎鸿来到了对方的公司。
坐在李炎鸿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王林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和他交流起来。
通过交谈得知,李炎鸿所在的公司,是华尔街道·琼斯的子公司。
凡是接触过股票的人,对道·琼斯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
道琼斯公司是世界一流的商业财经信息提供商,同时也是重要的新闻媒体出版集团,总部在纽约,旗下拥有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服务,在全球拥有近1700名新闻从业人员。道琼斯编发的股票价格指数更是家喻户晓。
王林问道:“你为什么要放弃读博的机会呢?”
李炎鸿道:“在米国的留学生中有一股风气,就是读博士的学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弃学业。起先,我认为自己不会这样。但这家公司老板也是个技术专家,他对我的研究非常赏识。我和他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士为知己者死,于是我决心离开学校,接受这家公司高级顾问的职位。”
王林对他的履历其实知道一些,但此刻只能当做陌生人,问道:“你在国内是读的哪所大学?”
“北大啊!”
“北金大学?那可是国内最高的学府。你学的是什么专业?”
“图书情报专业。”
“哦?你当初为什么会报考这个专业?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冷门的专业才对。”
“我当初想报考的是北大的计算机专业。我在市里读的是重点高中,学校配备了我市的第一个计算机教室。由于我超级喜欢计算机,家里人给我报名参加了电脑兴趣班。为了能经常到机房上机学习,我常常围着老师软磨硬泡,希望能在机房多坐一会儿。后来高考结束,我是市里的高考状元。”
“厉害!”王林由衷的夸赞了一句,“这么好的成绩,为什么不报考计算机专业呢?”
“计算机虽然是我喜欢的专业,可北大的计算机专业很热门,万一自己填报了计算机专业而没被录取,岂不落榜?而选择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也许会十拿九稳被录取。我的老师和家人也是这么劝我的,先进了名校再说,再不济毕业了也能进体制内工作不是?”
王林笑道:“三分考,七分报。你的选择并没有错。图书情报专业虽然冷门,但这其实也是一门信息管理科学,学好了这门科学,也一样有出息。”
李炎鸿道:“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既然考上了北大,那就好好努力学习。可是当我真正接触到图书情报学的专业课程以后,才发现这门学科枯燥无味,和我的理想之间相差甚远。我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
王林不由得听得起了兴趣:“后来呢?你是怎么完成学业的?”
李炎鸿道:“1988年,我放暑假回到家后,父亲就让我到火车站去卖冰棍。暑假结束时,父亲问我:你觉得卖冰棍跟读图书情报专业比,哪个更累啊?我不禁恍然大悟,我才明白,父亲这种教育方式叫作冰棍疗法。”
说着,他不由得笑了起来:“王总,1988年的时候,我在卖冰棒,看到了你成为百万富翁的报纸,当时我就把你树为我的偶像,后来也一直有关注你的成功。我读了几年书,你已经成为国内最有钱的首富了。”
《天阿降临》
王林微微一笑,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你就是我的偶像。
李炎鸿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他的人生经历:“1988年暑假结束,我回到学校后,重新重视起图书情报专业来,成绩也大幅上升,并名列前茅。后来,我的三姐从北大硕士毕业后到米国留学攻读博士,我也决定尝试一下走姐姐的路。”
从大三开始,他就买来各种有关考托福和考研究生的书疯狂地读起来,过起了从教室到图书馆、到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到米国去留学,攻读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
为了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李炎鸿几乎选修了北大计算机专业所有的课程。他暗下决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什么我就学什么,而且一定要和他们学得一样好,甚至要学得比他们还好,这样,我才有可能去米国。
虽然计算机系的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但李炎鸿并没有因此轻视图书情报专业的学习。后来更是托福考试学习、计算机专业学习、本专业的学习“三剑”齐发。那段时间里,他承受着一般本科生三倍的学习压力,可坚强的他一直在咬牙坚持。
后来,他向米国十多所知名大学提出了留学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1991年,米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专业向他发来了录取通知书。这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在全美排名位于前20,很有名气。
由于是第一次到米国,李炎鸿在师生们面前显得有些拘谨,可这并不能阻止他刻苦求学。为了尽快赶超那些学习比较优异的同学,他不惜挑灯夜战。
由于自己的优异表现,他被学校聘为计算机实验室主管助理员,这个职位,除了能享受免学费的待遇外,还能得到校方每学期8500至9500美元的资助。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在布法罗大学留学的两年是拿薪水的,这是一般米国本土的学生无法做到的。
“我之所以放弃读博的机会,来这家公司工作,主要是想学习和研究更尖端的技术。我看中的并不是这家公司的薪酬,而是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人才队伍实力。当然了,我并没有放弃学习,对我来说,研究和学习比挣钱更重要。”
王林认真的听他讲述。
或许李炎鸿真的把王林当成了人生导师、青年偶像,激动之余,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想法,一股脑的向王林吐露了出来。
“作为一个成功的前辈——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尊。在我眼里,我们虽然是同龄人,但你就是我的前辈。王总,你有什么忠言要跟我说的吗?我很诚心的求教。”
王林听完了他的讲述,看着眼前这个诚恳的青年人,不由得心生感慨,说道:“坚持你的梦想,在计算机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你将来一定会成功。”
李炎鸿问道:“王总,你对计算机也很了解吗?”
王林道:“略知一二,现在国内的计算机产业刚刚起步,乱象丛生,但同样也是一个机会,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我建议你,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到国内发展。或许有一天,你能在国内计算机市场三分天下。”
李炎鸿神情一震:“王总,你这目标太远大了!我怕完不成。”
王林道:“我再给你一个建议,扎扎实实的做你最感兴趣的那项技术,并创造出独有的专利,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你深耕下去,必定会有所成就。我来到米国后,有空也常常上网,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
“王总,米国的互联网经济正在走下坡路。”
“这是互联网的泡沫,但很快就会被市场修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