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鬼谷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八十八章、搏一搏,单车变摩托,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鬼谷孒,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爸爸,想死你了。”
一个纵身,南若玢扑到南易怀里。
“我不想你,死丫头片子,三年时间,花了我7200万美金,待会好好跟我交代一下这钱是怎么花掉的。”
南若玢撅了噘嘴,“哼,爸爸又拿我当傻子,你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爸爸真不知道,我只关心你安不安全,其他的虽然能知道,可我并没有去翻阅过报告,你个小丫头片子长大了,需要有点隐私。”
南易捏了捏南若玢的鼻子,然后把人放到了地上,“变成小肥猪了,爸爸抱不动你咯。”
“才没有呢,爸爸我是标准身材。”
南若玢站在原地转了一圈,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身材。
“好吧,标准,只是,皮肤变成了小麦色看起来虽然健康,可……”南易琢磨了一会说道:“你变丑了。”
南若玢傲娇的说道:“才不丑呢,我相信这种肤色很快就会引发潮流。”
“好吧,或许你说的有道理。”
南易想起好像日韩的确流行过一阵黑辣妹装扮,小麦色皮肤的确受到过女性的欢迎。
“若玢,你先和无为说说话,给他好好显摆一下你的所见所闻,他还太小,不该说的别说。”
“知道啦。”
南若玢应了一声,走到南无为边上,姐弟俩亲昵的说了几句,然后南若玢就带着南无为去了凉亭。
把南无为交给南若玢,南易就跑去后院泡澡解乏,等一身疲惫扫去,南易又拿着一份北海道奶牛牧场带回来的报告看了起来。
神农南粮一直都是种养研产为一体,研究一直摆在很重要的位置,除了氾胜之研究所体系之外,每个种养殖基地都有自己的初级研究人员,这些研究人员既要为氾胜之对口的研究小组提供数据和观察报告,也要负责研究成果的落地和实施。
作为全球每年消费量往2亿吨大关迈进的牛奶,一直都是神农南粮关注的重点,也是氾胜之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
这个课题又可能分成三个主要研究方向:脱糖、保鲜、人工合成。
哺乳动物的奶水中都含有一种成分“乳糖”,这种物质是哺乳动物幼崽生长发育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提供热能,更是器官、神经、四肢、肌肉等发育及活动的动力。
对人类来说,“乳糖”还可以保持儿童体内水分的平衡,提供与脑和重要器官构成有关的半乳糖,对儿童智力发育十分重要。
乳糖还在小肠中被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利用,并生成乳酸,乳酸对小儿肠胃有调整保护作用,还可以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减少婴儿患病几率。
乳酸还能降低肠道ph值,在酸的作用下可促进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还能刺激肠道蠕动,清理肠道,防止婴儿便秘、上火。
总之,乳糖是婴幼儿很需要吸收的一种营养物质,而这种营养物质母乳、牛奶里面都含有。
但是随着婴幼儿断奶之后,身体内的乳糖酶活性就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指由于缺少乳糖酶,没有消化的乳糖会停留在肠道里造成不适,导致喝奶后出现腹泻、腹胀等问题,通俗的说就是犯恶心,拉肚子。
从全球范围来说,乳糖酶缺乏发生率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群的变化而变化,亚洲75%-100%,澳洲白人0-6%,欧洲30%以上,非洲90%-100%;羙国白人12%、黑人70%,日本100%,瑞士3%,鹰国白人5%、黑人75%,华囯接近90%。
从不同的数据来看,不同饮食习惯的人群体内含有乳糖酶的数量不同。
比如澳洲白人,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牛奶可以说是重要的营养和水成分来源,一代又一代喝下来,他们的基因就会发生微调,知道要时刻保持一种叫乳糖酶的消化酶。
而亚洲人除了少部分游牧民族几乎接触不到牛奶,饮食结构中根本没它什么事,一具躯体就这么大一点,要塞在里面的东西却不少,身为资本家的基因,当自己的“企业”度过哺乳期,基因自然会让已经失去作用的乳糖酶滚球。
不踢走还养着啊,哪个资本家会养闲人?
当然有些乳糖酶也听过《国际歌》,不是逆来顺受的主,总会选择抗争一下,有的能抗争几年,有的十几年,有的干脆就扎根下来。
从造物者的角度来说,随着年龄增长乳糖酶会逐渐消失,也可以理解为对物种的保护,奶是婴幼儿生存的能量来源,可有些成年人却太他妈馋了,明明不应该在他们食谱里的东西,他们却要抢着吃。
造物主一看,自己捏的玩意咋这么不要脸,没辙,他就改变了一下捏人的技术,让他捏出来的小泥人长大后喝不了奶。
对于想要进入牛奶生产业的资本家南易而言,改造基因这种事情不应该是他来干的,与其等着不知道要经过几代才能解决乳糖酶,不如直接研究脱糖技术更来的实在。
脱糖技术又分两个走向,一个是真正脱糖,控制牛奶中的乳糖含量;另外一个就比较简单粗暴,往纯净水里兑一点牛奶,然后再兑点调味剂,生产一种全名叫“牛奶含量5%、调味剂含量15%、淡水含量80%的饮料”。
这种饮料可以简称“牛奶”,也可以叫“鲜牛奶”、“酸乳”、“煲仔奶”,爱叫什么叫什么,反正不是什么奶,就是什么乳,得让消费者能直观的接收到卖点。
第一类脱糖技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走,第二类脱糖技术却很快就能研究出可行的方案,目前来看,神农南粮要先采用第二类方案,推出自己的牛奶类饮料,既可以解决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又可以把牛奶的价格压下来。
让消费者获得营养的同时,又能少一点开支。
“我真他妈伟大,得给自己点个赞。”
南易自言自语了一句,把资料往后翻了翻,直接跳过脱糖的内容,开始翻阅保鲜相关的内容。
牛奶是鲜制品,常温下几个小时就会变质,牛奶的保鲜是一个困扰人类已经长达数千年的问题。
据未必可靠的历史学家考古得知,一万年之前,人类就已经通过制造奶酪来降低乳糖,但是一直到近代科学革命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人类都不知道该如何对牛奶进行保鲜。
保鲜又可以分成两个步骤——杀菌、保存。
牛奶几乎能提供人类所需的所有蛋白质,这是一种好东西肯定不会错,仅对牛奶这匹千里马而言,能发现它且愿意捧它的伯乐比比皆是,牛犊子、人类,还有各种病菌。
为了解决牛奶中的病菌,人类使用过各种办法,比如说往牛奶里放青蛙,只要把青蛙放在牛奶里面泡一泡,牛奶里的病菌就会减少很多。
这个办法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无从得知,但是这个办法为什么会有效,倒是在百来年前被人们给研究透了——原来是青蛙身上的黏液有杀菌作用。
反正是一年又一年过来,各种杀菌的办法层出不穷,可不管是什么办法都不如把牛奶煮熟了再喝有效,但是,在当时的人们眼里,这并不能算是一个办法。
生牛奶和煮熟的牛奶完全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在当时喝惯了生牛奶的人嘴里,熟牛奶直接就是狗屎。
这种认知一直到巴氏杀菌法被研究出来也没有得到改变,因为人们发现经过杀菌后,牛奶变得没味道、不好喝,这是面对别人询问,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其实他们心里真正的答案还是“狗屎”。
一直到巴氏杀菌法被发明将近五十年之后,认同巴氏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是从有学识的人蔓延到有威望的人,一直到有资格立法的人在纸上写下“不巴氏不准卖”,人们才渐渐被迫接受牛奶口感的革新。
其实还是有很多人不以为然,了解过巴氏杀菌法是怎么做的之后,有人就嘀咕:“什么巴氏不巴氏,不就是煮,不就是高温么,我八百代以前的祖宗就知道这么干了,你猜我为什么不学着做?”
不管人们认不认可,反正牛奶的杀菌问题算是因为巴氏而得到了解决。
可经过巴氏杀菌的牛奶还是保存不了多久,一般常温下两天就变质了,保鲜的问题算是迈出了上半步,还要接着走下半步。
关于保存,其实从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冰窖储冰,用石板来保鲜,用深井来保鲜,阿拉伯人还用陶罐和沙子造锅中锅[zeer陶罐]。
乍一看,所有的保鲜方式都离不开“低温”,有志于解决保鲜问题的统一了思想,那就是如何获得或制造低温。
解决的思路那叫一个千奇百怪,有人说要去南北极运大批的冰块回来,也有人说在阿尔卑斯的雪山上接上管子,把冷空气接到千家万户,还别说,这个思路非常有意思,后来就有人模仿,只不过解决的不是制冷而是制热。
后来,冰箱被发明,冷链技术和交通变得发达,让城市里的人得以喝到农村的鲜奶。
到了五十年代末,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先富起来的大阪人嚷嚷着不要喝北海道的奶,他们要喝澳洲的奶。
听到大阪人民的呐喊,澳洲的奶农们不答应了,纷纷站出来数落研究保鲜技术的公司,“你们这些废物到底行不行,听听大阪人民的呐喊,你们害不害臊?”
有句话叫知耻而后勇,听到数落的公司们开始埋头研究起来。
先是鹰国提出了uht理论[超高温瞬时杀菌],接着荷兰的斯托克公司宣布uht灭菌设备研发成功,到了六十年代中期,无菌灌装技术与uht技术相结合,从而使灭菌乳工艺得以发展。
这下子,杀菌和保存两步算是都完成了。
可经过高温处理,牛奶的一些不耐热营养成分,如维生素遭到破坏,其中的乳糖也会焦化,蛋白质与乳糖还会发生一定的美拉德反应,牛奶褐变,并破坏牛奶原有的风味。
“想要另辟蹊跷,走出一条真正的保鲜之路,最多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过,喝高温奶长大的这一代的口味就会定型,根本不会喝的惯真正的鲜奶,然后一代影响一代。这么短的时间,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吗?”
南易把资料放下,陷入了天人交战。
科研想搞突击,要么用人海战术,要么就是砸钱战术,人海战术只有国家层面才有资格用,神农南粮只能选择砸钱战术。
可粗略看来,砸钱战术失败的可能性达到99%以上,只有1%的成功可能性,有必要去搏吗?
概率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只对旁观者有意义,身在局里的人,可能性永远只有正反两面,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过程中是五五之数,结果一出就是百分百。
“还是让人先做个预算,顺便给鲜牛奶的市场容量做个评估,要是投资不大、市场容量又大的话,那就砸钱搏一搏。”
很快,南易就打定了主意,给自己换上一套能见人的衣服,出了屋子,走向凉亭。
凉亭里,南无为两眼放光,一脸崇拜的看着南若玢,津津有味地听她讲述各种世界奇闻。
南易对世界奇闻也很感兴趣,于是,他走进凉亭,挨着南无为坐下,陪着他一起化身小迷弟,听着南若玢白唬,两眼放光,张嘴惊叹。
“我离开汉城之后,就越过三八线去了平壤,虽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参观,可窥一斑而见全貌,和汉城比起来,平壤并不差多少,车很多,大部分都是苏修车,我感觉比京城的车还要多。”
“哪一年的京城?”南易打断南若玢的话,问道。
“我走的那年啊。”
“哦,你继续。”
“一开始我在想是不是故意营造出来的繁华假象,可后来经过观察应该不是,我有看到初高中生,穿着白色的衬衣,黑色的西裤,精神面貌很好;
也有看到小学生,服装不统一,但是精神面貌同样很好;大人的衣服款式很多,男的流行穿夹克,女的花样比较多,裤子男女都一样,现在很流行蓝色的牛仔裤;
鞋子……嗯,皮鞋最多,女的还有人穿,我也叫不来那叫什么鞋,和篮球鞋有点像。”
“应该是旅游鞋,国内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可能吧。”南若玢不敢肯定的说道。
“有没有看到胖子?”
“有,不多,绝大部分人的身材都很标准。”南若玢回道。
“有看到柳京饭店吗?”
“看到了,外面的框架已经差不多好了,我还看到五一体育场,看起来和蘑菇一样,看到过十几层的住宅楼,连成片的,在高楼之间还有传统建筑,打理的很好,应该不是普通人住的……”
南若玢把在平壤的所见所闻一点一滴的讲述给南易父子俩听,还讲了商店里能够买到的东西,饭店里能吃到什么食物,诸如此类。
“很可惜,在平壤还能自由一点参观,去了其他城市能去的地方很少,身边都有人跟着,我觉得没意思就飞去了不丹。”南若玢说到最后颇为遗憾。
“你看到的人木讷吗?”
“木讷说不上,爸爸,我感觉那里的人好像很规矩,怎么笑,怎么跑,怎么走路,仿佛都有它的规则存在,不能越雷池一步。”
“同个流水线生产出来一样,没什么差异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