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新海成
格拉条的野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新海成,重生从华娱2002开始,格拉条的野望,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石原梨美坐在台下,静静的看着台上忘情演唱的程臣。
此时的她眼中尽是崇拜,程臣会日语这件事她早就知道了。
但当那一首首抓耳的原创音乐被程臣在台上唱出来时。
她真的难掩激动!
实在是太好听了!
演唱会已经进入尾声,程臣拿着话筒道:
“我们华夏有句话叫‘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这一次的演唱会差不多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我很感谢各位的到来,也感谢这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听到程臣的话,众人在这才反应过来。
演唱会居然要结束了!
时间过得也太快了吧!
几乎所有人蹦出的念头就是,不舍得结束。
但没办法,时间到了肯定要结束,否则程臣就将面临着场地违约支付赔偿的风险。
当年陈一迅数次打破红馆的超时纪录。
在演唱会的当天晚上,由于他在台上唱的太过尽兴。
也把歌迷们的情绪都带动了起来,全场沸腾了起来。
所以本该早就结束的演唱会,因为众多粉丝们的热情。
他连续三次返回台上,直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左右才结束。
当时红馆在演唱会结束后给陈一迅的经纪公司开了20万的罚款。
还有像五月天,当时为了让歌迷们尽兴拖延了将近半个小时。
据说当时的那场演唱会在结束后被官方开了5万港币的罚单。
还有当时在小巨蛋连开了四场演唱会。
当时这四场演唱会合计超时将近半个小时。
小巨蛋官方开出了170万台币的罚单……
好在程臣还保持着理智并未上头,他拿着话筒,道:
“新歌《打上花火》送给你们!”
歌迷们:……
听到台上程臣的话,歌迷们表示已经累了。
这个男人实在是太强了!
新歌在他这里仿佛不要钱一般,从演唱会到现在,整整四首新歌了!
从前面三首歌来看,作为演唱会收官新歌,素质绝对差不了!
经过短暂的愣神后,粉丝们再次爆发山崩海啸般的欢呼。
而程臣也在这些欢呼下,拿起话筒,安静的唱到:
“那天所眺望的海岸,直至今日仍能想起。
在沙滩上刻下的话语,和你的背影。
涌动的波浪,掠过脚边究竟掠走了什么……”
所谓烂片出神曲,对于动漫电影《烟花》便是如此。
这首《打上花火》就是电影《烟花》的主题曲。
许多人对这首歌赞口不绝,纷纷称去电影院就是为了听歌和看个MV。
《打上花火》作为一首给《烟花》量身定做的歌曲。
它本身曲调优美,贴合电影主题,跟电影无缝衔接。
但无论是作为一首单独的歌曲,还是一首电影的代入曲,都很棒。
“啪嗒……
光芒怦然绽放
烟花映入眼帘
一定是夏天还未结束
将暧昧的心结解开再紧紧相连
愿今夜永不结束……”
当程臣唱到“啪嗒”这首歌的副歌部分时。
天空突然升起烟花,绚丽的烟火配合着程臣口中的歌词。
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的应景。
这当然是程臣设定的环节,让歌迷们更好的带入整首歌里。
在曰本文化中,能和恋人一起去看看花火大会是件美好的事情,会成为一辈子的回忆。
因此,每年夏天,曰本各地都会举行壮观的烟花大会。
俨然像在夜空中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人们因此又把它叫做夏季风景诗。
人们可以穿着浴衣去参加烟花大会,看看烟花、还可以一边钓金鱼,一边吃章鱼小丸子。
在曰本,一场烟花大会大概会有几十万人参加。
东京的隅田河烟花大会每年都会有接近100万人参加。
会场周围的餐馆基本上都会在一个月前被预定满了。
其实在曰本人的眼里,烟火和樱花是同样重要的。
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点,就是都很漂亮的。
但可供大家观赏的时间都很短暂的。
所以每年夏天曰本人民都非常向往烟火大会。
程臣这首《打上花火》讲述的就是烟花的故事。
一时间许多粉丝都觉得痴了。
实在是太美好了!
还从没有那场演唱会给他们这么奇特的感受……
台上,当程臣唱完最后一句歌词后,他朝台下鞠躬,淡淡道:
“那么,就到此为止了,大家,再见!”
“啊啊啊啊这么快就要结束了嘛,好不甘心啊!”
“程君什么时候再来曰本开演唱会,我一定要再来!”
“时间为什么过的这么快,程君再唱一首歌吧!”
歌迷们虽然不舍,但好在情绪还算克制。
并没有发生什么赖着不走的事情,许多人脸上更多的则是满足和意犹未尽的神情……
……
第二天,程臣在曰本演唱会火爆的场面立刻在曰本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多家媒体都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场盛事。
这让程臣在曰本更受欢迎,许多人都想见他一面,其中不乏当红明星歌手。
但让程臣最不解的是,一直相见他的人里面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来自导演这个职业。
原来他在演唱会上的歌被传到了网上,这让一些导演听到了这些歌。
尤其是《lemon》和《打上花火》这两首歌。
可以说这两首歌无论是歌词还是寓意上都特别符合电视剧或者动漫。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在观赏影视剧的同时接受音乐的加强效果。
甚至可以说,有时候,一部影视剧的音乐可能比画面更能影响我们的情感。
试想一下经典的《大白鲨》中低音弦乐揭示出来的阴沉感,预示着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
而在1960年的《惊魂记》中伯纳德·赫尔曼采用尖利的、充满刺痛感的配乐段落来烘托厄运情节。
而这种方式进而成为电影配乐中的一种典型样板,在无数的电影中被反复沿用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