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老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4章 镇北伯,明末之席卷天下,金刀老炎,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谢志良正站在城头,看着下面一辆辆马车、一头头耕牛离开太原城,前往大同镇。

谢志良是广东人,同样是将门出身,其祖父是广东平远县总司(武职),他年轻时先读书,后投军,初平远当兵,因歼五总有功,升任平远县石正营把总,复以捍御有方,调任潮州柘林守备,再以防海得力,战绩卓著,经南赣军门元吉叙升中营游击。

谢志良文武全才,陆战海防皆精通,也算明末少见良将。

原历史上他与儿子最后拥护隆武帝,全家殉难,为大明尽忠。

前面说过,因姜家在山西势大,崇祯帝于去年,调谢志良到山西为太原总兵,历史上这个时候,谢志良已经是太原总兵,兼靖粤伯了。

这会谢志良还没封伯,没封伯爵的原因,估计是丁毅来了之后,影响了部分历史。

但他到太原之后,和历史上一样,囤田练兵,精修边防,干的很认真。

谢志良是想练一批精兵出来,可到了太原之后发现这里不对劲。

因为他一个广东人,很受当地军将排挤。

谢志良到后发现,太原府在册兵马四万六,实际兵马三万一,除去老弱病残,真正能战之兵,不到一万,且久缺训练,兵甲不齐。

他以自己五百家丁为底子,带着一万多兵马认真训练,但下面的人阳奉阴违,派系分明,让他很头痛。

就在这时,丁毅也和他一样空降来了。

当时巡抚蔡懋德带着他去大同迎接,也是想结交一下这个外来总兵,大伙都从外面调来,说不定有感同身受的地方。

不过很可惜,当天丁毅被剌,不欢而散,两人几乎没有交流的机会。

当时谢志良以为丁毅可能比自己还惨,要在大同受当地军将排挤为难。

不料,没多久,他就听到消息,参将章城虎意图谋杀丁毅,事败后被杀。

接着,姜瓖和姜瑄、王全纷纷上书,一个说喝酒误事,伤了同仁,请罪辞职,另一个说从马上摔落,还有一个说身体不适,请求退职,现在三人俱被夺去兵权,关在大同。

这时谢志良就看到丁毅的厉害之处了,更发现丁毅真是胆大包天,没什么不敢做。

而且丁毅这么一搞,整个大同焕然一新,不听话的,老**子老油条什么,全被清理,他听到消息,大同仅把总以上,丁毅就斩了几十个。

听着肯定有点夸张,但谢志良想,若丁毅想彻底掌控大同镇,斩个十几个军将是最少的。

他又是羡慕又是佩服,可惜他自己不敢这么干。

巡抚蔡懋德当时也拿丁毅没办法,你说丁毅嚣张目无朝廷吧,他又向巡抚蔡懋德保证年交税十万两银,加十万石粮。

现在山西这粮可贵着呢,这等于几十万银。

你说丁毅把朝廷当回事吧,参将章城虎说杀就杀了,副将姜氏兄弟说拿就拿了。

蔡懋德思来想去,一面组织向大同供应农具牛骡和种子,一面请丁毅放了姜氏兄弟。

因为在山西隔壁的陕西,还有榆林总兵姜让在。

丁毅收到信后,考虑了几天,决定先放了姜氏兄弟。

他主要是给巡抚蔡懋德面子,蔡懋德是个好官,在太原还能帮到丁毅。

但他也回信给蔡懋德,我放姜氏兄弟,你要和谢志良支持我在太原做事。

蔡懋德看到信后,把谢志良叫过来讨论了半夜,决定支持丁毅。

在丁毅召集晋商开会的前两天,丁毅放走姜氏兄弟。

姜氏兄弟先跑到太原来找巡抚蔡懋德告状,结果发现蔡懋德左顾而言他,就知道没啥用,立马转身跑去榆林,投靠榆林总兵他们的哥哥姜让去。

蔡懋德顺势,说会上报朝廷,调他们去榆林当副总兵。

两兄弟恨恨而去。

巡抚蔡懋德是个好官,也是个清官,更是个正直的官员,但他这样做,无疑是帮了丁毅,且同样目无法纪。

姜氏兄弟两个副总兵,没兵部文书,也没三司定罪,就这么被丁毅先抓起来,再像赶狗似的直接赶到榆林,从法理上说,丁毅大逆不道,和造反没区别。

更别说丁毅在大同干的其他事。

这事要放几年前,蔡懋德肯定要和丁毅往死里顶。

可现在不能这么干了。

蔡懋德是个好官,清官,所以更知道大明现在是什么吊样。

松锦之战,大明十万精锐丧失殆尽。

全大明朝最能打的兵马,现在只有三支,一支是退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部,另一支在孙传庭那边对付农民军,还有一支就是丁毅。

他要是敢把丁毅逼反了,大明就真的完蛋。

而且丁毅送姜氏兄弟过来的时候,也派人和蔡懋德说清楚。

姜氏兄弟军纪败坏,鼓动下面军将对抗他这外来总兵,必须要清理。

蔡懋德当然明白大明官场的德性,辽东那边同样,外来的总兵没一个能混下去的。

太原谢志良也天天叫苦,所以他能理解丁毅的心情。

然后丁毅又道,我现在清理他们,认真囤田练兵,可为大明训练两万精锐。

每年交十万税银给朝廷,再交五万税银给巡抚衙门,且不要朝廷军饷和粮食,都宪大人,这样可好?

蔡懋德当时听的激动的要哭。

丁毅不要饷银,反哺朝廷和布政司,全大明两百多年,那有这样的总兵?

若大明各路总都这样,那还有建奴和民贼的事情。

所以蔡懋德听后,下定决定要支持丁毅囤田练兵,更要坚持丁毅其他的事。

而丁毅二话不说,先派人送来十万银子,五万给朝廷,五万给布政司,而丁毅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布政司支持耗牛,农具等物。

崇祯早就下令各镇囤田,也让各布政司配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所以蔡懋德大力支持,想方设法,调动全省物资,支持丁毅。

丁毅还向他推荐红薯和土豆等作物,蔡懋德吃过,看过,大力说好,整个太原也在他推动下开始推广,并令山西全省推广。

可这时,山西其他地方官干正事不上劲,贪污受贿一头劲,那有功夫认真推广这玩意。

蔡懋德还向朝廷进献,得到崇祯淡淡回应一句:“朕知道了。”

崇祯听说是丁毅献的,下意识觉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此时大明风雨飘摇,内外交困,谁有心情推广种植农作物。

眼前如何面对满清,如何剿匪才是头等大事。

但丁毅不但向朝廷献粮,还上交税银,囤田练兵。

经蔡懋德再三请求,又或者崇祯知道松锦精锐皆失,要花点血本,大明朝廷总要意思意思拉拢军心。

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八月,朝廷终于下旨,谢志良和丁毅驻守边关,囤田练兵有功,一个被敕封为靖粤伯,一个被敕封为镇北伯。

丁毅听到消息时也笑了,他为大明朝出生入死,多次大败满清,都没封伯,反而以囤田练兵,上贡粮食和饷银的名义被敕封了伯爵。

此时也拉开了明末之后,伯候不值钱的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仙路纵火犯

汐洛听风雨

快穿之躺赢的女配

琪琪家的猫

修仙别看戏

踏歌行人未停

金陵走阴人

一月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