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请开始你的表演
闲庭数蚂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6章 请开始你的表演,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闲庭数蚂蚁,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些从乡镇上来的演出队,8点来钟,就已经在院子里面列队,准备进入礼堂里面参赛。
甚至还有些演出队伍,7点多钟,就已经早早地来到院子里面了。
大家仔细地相互检查,各自的仪容仪表,生怕哪里出现了纰漏、而影响了汇演成绩。
从这些细节上就能知道。
这一次汇演,对于乡镇上来的这些同学们,是有多么的重要!
获奖了的话,就算是给学校里立功了。
校长有了升迁的机会,心情就好;他心情一好,这些立下了功勋的同学们的“操行分”,就能加上几分。
等到升初中的时候,考试是可以加分的...
也就是说,一旦获奖了的话,大家就可以坐排排、分果果。
但要是败了的话...
哼,败了还有什么话好说?
校长和老师们的脸色,铁定不会太美丽,这是一定加肯定的!
“罗旋,快来!”
一直盯着大礼堂院子门口动静的黄华德,首先看见了罗旋,便从人群之中跑出来,准备上前迎接罗旋。
“你做什么?!”
袁校长一声厉喝,“擅自离队,你这是想挨收拾了?看看别人的队伍,站有站相。你乱跑什么,这是要干啥?”
黄华德一指大门口的罗旋,“我,我想去接一下罗旋同学。”
“他又不是找不到我们的队伍。”
袁校长瞟了一眼罗旋,“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不用理他,反正他也不用不参加演出。
葫芦架子上的歪瓜,多这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左右做不成瓢。”
罗旋是简在老校长心的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
罗旋作为上过两次县广播的优秀学生,自己所取得的成绩,都是老校长在任期间所取得的。
因此。
无论在乡公所教育办领导那里,甚至是县教委,罗旋都被都会被视作是老校长的工作成就之一。
与袁校长无关。
所以这个袁理毅校长,不太喜欢螺旋的症结,就在于此。
罗旋身上的光芒越是耀眼,就越不利于袁校长,培养出他自己的优秀学生、典型人物。
果然是职场如战场。
由不得人在中间骑墙、两边游荡。
“袁老师...哦,袁校长。”
陈晓端缓缓从人群中走出来,开口道,“罗旋是这次汇演的指导,到时候,要是词曲配乐上,有什么纰漏之处,还需要他来指正。”
“哦,陈老师啊,对我不用那么客气,叫袁老师也行,不必非得叫我校长...什么?罗旋是配乐、词曲指导?”
袁校长一惊!
勐地推一把黄华德,害得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把罗旋同学给请到队伍里来?真是没点眼力介...”
此时的朝阳,已经爬上了大礼堂那个尖尖的屋顶。
如同成分太差、长的也冬瓜那种28岁了、还没有出嫁的老姑娘,看着院子里的人们,有点火辣辣的。
站在院子里,大大小小27支表演队的学生们,此时大家的心中已经变得开始有些焦急、有点不耐烦起来。
但各自带队的校长、老师们,正以一种非常严厉的目光,在队列之中梭巡。
没人敢乱动,更没有学生敢造次。
也就一个人例外。
自己并不属于演出人员,所以可以跑到院子边上的大树下躲阴凉。
这一举动,顿时引得无数学生对罗旋投去羡慕的眼光,同时也招来其他学校校长、老师们的腹诽:这是哪个学校里的学生啊?
教育办主任的公子么?
头顶上有牡牛的生直气吗?
没点规矩!
这个时期,大家都比较讲究一个人人平等。
像罗旋这种恬不知耻、公然耍特权的行为,顿时招致了全体师生们的羡慕妒忌恨!
可恶!
眼看着时间就到了8:30。
正当院子里数百师生们,已经心急如焚、有点坚持不住了的时候。
只见大门外,齐刷刷的走来另外3支表演队伍。
首当其冲的,是县直机关、直属“全日制小学”演出队的学生们。
这个时期,
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时在实验着实行“全日制小学”的教学模式了。
也就是说,拢共6年的小学阶段,将不再分为初小、和高小两个阶段。
进全日制小学念书的学生们,也就不用像别的学校里面,初小生升学的时候,还需要经过考试合格了才行。
他们可以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念到六年级。
走在最前面的,是县直机关完全制小学,来参加汇演的学生队伍。
不得不说,人家城里的孩子,就是和乡下孩子不一样!
且不说他们身上的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一律要比农村里出来的孩子们,要高出几个档次。
就说人家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那股精气神。
直接就能让生产队里出来的孩子,在他们面前,不自觉的就会感到自惭形秽。
紧随其后的,是保密军工厂6xx82里面的职工子弟学校的学生。
这些学生的家长,多半都是工厂里面的职工,也就是标准的双职工家庭。
职工子弟校出来的学生,他们脸上洋溢着的那股子自信,与县直机关出来的、那些学生们脸上的那股骄傲之色,是没法比的。
但好在这些学生,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差,因此他们的衣着打扮,丝毫不亚于那些县直机关子弟校的学生们。
这也是他们那股自信的底气来源。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没有经济实力支撑,是会让人底气不足、自信不起来的。
进来的这3支队伍之中,走在最后的,是城关高级小学的学生们。
这些学生的家庭,都是城镇居民。
家里的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一点点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