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五一章石达开苦练内功,回到清朝做盐商,独孤赏月,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从丁苏吉亚的造船厂建造了第一艘汽船之后,规模就在不断地扩大。
普通的汽船用木头建造就好了。阿萨姆地区最不缺的就是木头。
以前这里的木头还会出售到印度其他地区。
只是现在和下游的贸易断绝了,才改为自用。
在木头充足的情况下,建造木船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雅江正好将整个阿萨姆地区串联起来。
接下来,石达开还会修建到南边以及东南边丘陵地带的道路。
那里是阿萨姆地区的屏障,同时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
“文清,上次不是从咱们广西老家引进了很多黑猪吗?你们要扩大的养猪的规模。这里这么多丘陵地,都可以种上红薯玉米,每家都养上几头猪。咱们的圣军以及老百姓不能只吃粮食,也要补充肉食。你没见他们的复兴军的士兵,几乎每天都能够吃到肉食,咱们做不到那种地步,但是隔几天还是要让士兵吃上肉的。”
“那个董书恒不是说士兵的战斗力跟炊事班做出的饭食息息相关吗!以前咱们对这一块不够重视,也没有条件,现在咱们得慢慢做起来。咱们的将士几乎没有停止过战斗,咱们得想办法在后勤上做出一些改变,让将士们感觉到一些改变。”石达开说道。
“是,圣王,臣下会去安排的,那些老弱的印度奴仆可以让他们去放猪、放羊的。”刘文清回道。
圣军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印度奴仆,都是由官府管理。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陈玉成抢回来的。他们也并非全部都是青壮。总有一些老弱,这些老弱也不可能白养活者。
广西的这种黑猪是可以跟羊一样放养的。它们能自己找东西吃。
阿萨姆地区处在初创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粮食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至于其他的教育、医疗、工商业只能慢慢建立起来。
“文清,圣军讲武堂的房舍建好了吧。”石达开问道。
“回圣王,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再有个半个月应该就能投入使用了。”文清答到。
石达开这两年花了很多心思研究复兴军的模式。
他发现复兴军的军官都需要经过军校的培养。
他们这里也有一些复兴军派来的教官。
这些人的不一定都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掌握了带兵打仗的基本要领。
这样的将领不一定都能够成为名将,但是他们在战场上犯错的机会要小的多。
石达开自己就是一个野路子出身的将领。
他明白没有谁天生就适合做将领。
他能够成为太平军中的名将也是因为前期积累的经验。
这些经验是都是的无数义军用人命换来的。
而且石达开自己是很注重学习的。
作为一个将领,没文化真的不行。
最起码命令文书要能够看得懂吧,这样才能构筑一个指挥体系啊。
文书作为传令形势总比传令兵口头相传要严谨的多。
还有算数也非常的重要,行军打仗,很多东西都要算好。
这个算不是神机妙算的“算”,就是计算的“算”。
他听复兴军的军官讲,他们在军校里面都是要学习算术的。
所以现在有了自己的地盘之后,石达开想着也要组建一个自己的军校。
让圣军的军官们学点文化,不能总是做睁眼瞎。
陈玉成也跟他提过这个问题。
现在圣军的军队大都换装了更加现进的火枪和火炮。
已经不再需要将领们去冲锋陷阵了。
但是圣军中的将领很多还抱着老思想。
他们喜欢冲锋陷阵,喜欢带着士兵们冲杀。
他们认为冲在最前面的才是合适的将领。
由于士兵的素质太低,圣军中甚至都很难选拔出优秀的炮兵。
因为炮兵不像火枪兵那样,他们必须要掌握一些算术知识。
石达开准备开办军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前圣军中的山头主义也很严重。
这是以前太平军遗传下来的流毒。
正在这时,一名亲卫来到石达开的身边,递过来了一份军报。
随即,石达开招呼刘文清一起赶回王府。同时还将圣京的大员都招呼了过来。
这份军报是陈玉成从西边前线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文清没有看到内容,但是他知道,一定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