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战后安排,回到清朝做盐商,独孤赏月,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在庙街往北的道路上,一个俄罗斯商人正在狼狈不堪地赶路。
他是从庙街逃出来的唯一幸存者。他一路往北跋涉,那里有沙俄的一个据点。只要赶到那里就能够把庙街被占领的消息传递出去。
……
雅库茨克城建立于1632年,又称为“冰城”,是沙俄在东西伯利亚的重要据点。
此时在雅库茨克的城堡内,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正在壁炉前书写一份报告。
报告的大致内容是:介于清政府正在镇压国内叛乱,我方可以组织士兵、移民乘坐武装运输船,从石勒喀河入阿穆尔河,打通航道,并尝试向阿穆尔河流域渗透,直至到达尼古拉耶夫斯克城。
他此时还不知道庙街发生的事情。
穆拉维约夫反复地看了几遍自己写给沙皇的报告,觉得非常满意。
他感觉沙皇陛下一定会被自己的计划打动。相比于东西伯利亚的苦寒,清国的黑龙江流域显然更加适合俄国人生活。
……
董书恒在高邮兜了一圈,确定好了随同阿达尔伯特亲王前往欧洲的人员名单。
并且在第三天,亲自到上海为他们送行。
这次淮海军派遣了两艘风帆轮船跟随亲王的船队一起出发。这将是中国人自己的船只首次踏上欧洲。
船上有徐寿带领造船厂技术工人,他们将与普鲁士人一起完成四艘装甲舰的制造。徐寿除了协助完成船舶的设计工作以外,还会作为访问学者,在欧洲走访。
当然作为铁甲舰设计以及蒸汽轮机技术的交换,普鲁士将会向淮海军授权一批冶炼、机床、铁路铺设以及铁路机车建造的技术。
另外,船上还有淮海书院的50名教师,他们都是书院各个学科的带头人,他们将在欧洲一些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
还有200多名留学生,作为第二批赴欧洲留学人员,其中有100多人是军队中选拔的留学生,他们将到欧洲军校学习,其中以海军军官居多。
看着船队远行,董书恒的眼中充满了期许。
“书恒,有机会我也想去国外走走。不是觉得他们那儿好,就是觉得人这一辈子应该多出去看看。”一旁的魏玉珍说道。
这次魏玉珍也跟着他一起到上海,可谓携美同游。
魏玉珍一直跟着老魏呆在扬州,都没怎么出过远门,这次能够跟董书恒一起出来,让她非常开心。
当然,她这次出来也是公差,她准备在上海创办一家商务印书馆,与淮海书局不同,这家印书馆更偏向商务化。
“玉珍,你等着,有生之年,我一定带你环游世界,不仅如此,你还会成为各国王宫的座上宾。”
“那时候我们华夏人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行走,而且不必担心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不是现在这样,被人家当做劳工卖到世界各地。”董书恒看着身边的魏玉珍说道,眼神深邃。
“我想我们很快就会到那一天的。到时候我一定要去巴黎的凡尔赛宫还有伦敦的白金汉宫去看看。”
“没问题,我们就是一起在里面住一个晚上都没问题。”
“嗯?哼,谁跟你一起睡,你又占我便宜!”魏玉珍瞪了他一眼,这家伙刚刚还是一本正经的忧国忧民,一转眼就变的不着调了。
“印书馆的地址我已经让袁县令帮你选好了,你就不用再操心了,馆房会有人帮你建好的,到时候你只要带人拎包入驻就好了。今天我先带你去游豫园转转。”
豫园之前实际上是杨坊的家,可是因为董书恒每次都住这边,杨坊只好把豫园弄得跟国宾馆一般,自己一家则另外寻了个宅院当做家宅。
董书恒觉得也不能浪费,干脆跟杨坊合作,就把豫园改造成一个专门接待贵宾的宾馆。
人老成精的杨坊当然不会让董书恒出钱。不过董书恒也是出了不少力,至少搬了一些后世五星级宾馆的服务管理模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