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黄河为什么这么黄,北宋之天生反贼,北冥老鱼,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学斋之中,宁复与二十名太学生分成数排盘膝而坐,听着台上一位老博士讲学。
台上的博士姓陈,是一位易学大家,他现在讲的是刘牧所著的《易数钩隐图》。
刘牧是北宋的易学大家,他在书中将河图洛书与易学做了很深的研究。
宁复对周易根本就一窍不通,更别说这种研究周易的著作了。
因此这位陈老博士讲的天花乱坠,宁复却一句话也没听懂。
偏偏他还要装出一副听懂的模样,眼睛专注的盯着陈老博士,时不时还要点几下头,嘴角带上微笑,似乎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唯一让宁复感到高兴的是,这位陈老博士不喜欢提问,一直沉溺于易学的世界之中不可自拔。
好不容易等到陈老博士讲完,宁复也终于松了口气。
却没想到陈老博士忽然说道:“好了,今天就讲这些,你们互相讨论一下心得,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宁复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自己一句话都没听懂,这该怎么讨论?
“宁兄,你第一次上课,感觉陈博士讲的如何?”
黄安就坐在宁复前面,这时也扭过头向他问道。
“嗯……讲得好!”
宁复故做沉思,随后干净利落的回答道。
“我也觉得好,陈博士可是易学大家,甚至还曾经给官家讲过课,每次听他讲课,我都感觉自己对易学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黄安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否则也不可能在甲字学斋担任斋长。
宁复不想暴露自己的无知,只能微笑着连连点头,再次恢复到之前上课时的状态。
不过就在这时,坐在左前方的蔡攸忽然转过身向宁复问道:“宁兄,刚才看你听的那么认真,应该有不少心得吧,不如给我等讲一讲如何?”
蔡攸说话时,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似乎真的只是诚心请教。
宁复却是心中一沉,他相信黄安找自己讨论是出于好心,可这个蔡攸的用心就不一定了。
“咳,我才刚听陈博士讲课,哪有什么心得可言?”
宁复故做镇定的回道。
“宁兄太谦虚了,你可是闻名京城的大才子,在易学上的造诣肯定远超我等!”
蔡攸说话时故意提高了音量,顺便给宁复戴了顶高帽。
这下把学斋里不少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甚至连陈博士也注意到了宁复这边。
宁复深深的看了蔡攸一眼,如果说刚才只是怀疑,现在他就可以肯定,这个蔡攸就是故意的。
幸好宁复面对这种情况,也并非全无准备。
只见宁复淡定的一笑道:“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周围的人听到宁复的话都是一愣,不明白宁复提出河图的传说有什么用意?
“河之一字,古籍中都特指黄河,诗经有云: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说明当时的黄河并不黄,反而十分清澈,那么我想问一下,黄河是什么时候变黄的,又为何会变黄呢?”
宁复的这个问题一出,黄安等太学生也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这个问题他们以前还真没考虑过,于是纷纷看向了陈博士,希望对方给出解答。
“这个问题虽然不属于易的范围,但却问的很好!”
陈博士颇为赞赏的看了宁复一眼。
“黄河何时变黄,这个问题老夫倒是知道一些,战国末年,黄河就因为河水混浊,被人称为浊河,到了东汉年间,汉书中已经正式出现了黄河这个名称。”
“这么说来,黄河的河水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变黄了!”
下面有学子恍然道。
“那黄河为何会变黄呢,河里的泥沙又是从哪来的?”
这时好学的黄安举一返三的问道。
宁复想要给黄安点赞,这问题问的简直太好了!
陈博士虽然博学,却也被这个问题问住了,黄河变黄的时间他知道,可变黄的原因却无法解答。
“这个问题……不如请郑博士来,由他来帮大家解答!”
陈博士最后提议道。
郑博士精通天文地理,对于山川河流也都颇有研究,如果他都无法解答这个问题,那整个太学估计都无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快去请郑博士!”
黄安立刻对外面的斋仆吩咐道。
学斋有专门的斋仆,也称贴斋,负责伺候太学生的生活起居。
等了不一会儿,就见斋仆引着一位头发花白,身材魁梧的老者走了进来,正是郑博士。
“拜见郑博士!”
黄安带着所有太学生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你们有何问题?”
郑博士背着双手,一脸自信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