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猪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16 招贤纳才,皇明皇太孙,我喜欢的猪头,红袖添香),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如意一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爸爸,埂儿的字最丑,他也是最不喜欢写字,一写字他就哭!”
朱允煐默默的叹了口气,他的儿子们还真的是没有一个省心的。小小朱暂且算得上是合格的储君,还算的上是让朱允煐比较骄傲和满意的,也可以对小小朱有着更多的期待。
但是对于自家的皇次子朱文埂,朱允煐知道也就是没办法更多的期待了。这个皇次子就目前表现出来的品行,不出意外的话是一个‘合格的亲王’,是那种比较暴躁、有恃无恐的纨绔子弟。
看到朱允煐在头疼,徐妙清笑着说道,“陛下也莫要多想,埂儿倒是臣妾疏于管教了,等到臣妾为陛下诞下子嗣,臣妾自然要管教好皇子皇女。”
亲了一下朱如意,朱允煐认真说道,“这一次,咱还是想着要你给咱添一个闺女,还算闺女贴心些。两个小子就让咱揪心了,要是再来一个小子,咱怕是不好过,还是闺女好,咱如意儿最好。”
这就让朱如意有些不高兴了,搂着朱允煐的脖子说道,“爸爸,母后再生一个弟弟最好,咱就是爸爸最喜欢的闺女!”
好吧,小孩子很多的时候还算有着一些独占欲。虽然有着哥哥弟弟,但是朱如意可没有姐姐妹妹,她还是更加希望自己的父皇只有她一个宝贝闺女。
徐妙清实际上还算比较希望再给朱允煐添一个皇子的,这样对于她的地位、对于小小朱来说更好一些。要是可以的话,以后再为陛下诞下公主,现在可不需要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
和妻女们在一起,朱允煐也生感觉到比较放松,还算觉得比较开心的,这也是对于他来说难得的放松的时刻,让他有些紧绷的神经可以暂时的舒缓一会儿,毕竟朝廷内外的不少事情很多,让他没办法分心。
小小的放松后,朱允煐也明白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好更多的事情。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实际上也是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朱橚现在也是比较忙的,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编纂大典,他也很期待在自己的主持下完成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此前的一次粗编,让朱橚不满意,更不要说要求很高的皇帝更是不满意,这自然也就意味着还需要继续努力,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的资源了。
现在来了一个大才子解缙,对于解缙的才华,朱橚是非常认可的,朱允炆也是无比的推崇,觉得有着解缙的帮忙,《孝康大典》势必会成为一部鸿篇巨制,肯定可以让皇帝比较满意。
只是一个解缙以及诸多监修、总裁、副总裁等等,这也是不够了。只是去翻遍文渊阁的藏书,这也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典籍和人才。
招贤纳才,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孝康大典》也是不折不扣的大事。这在不少人眼里,不只是造福子孙后代、彰显国威,这也是一个政治任务。
毕竟《孝康大典》,这个书名其实也能说明很多的问题了。
这是洪武皇帝对于他那逝去的嫡长子的怀念,这也是英示皇帝对于先皇的眷念。这部大典要是修不好,很多人估计都会因此受到惩罚、冷落,谁敢对这件事情不尽心,那就是不忠不孝。
朱允炆兴致勃勃,颇有些激动的说道,“五叔,王叔英举荐吉安府泰和县人杨寓,称其有史之才。”
王叔英,这也是方孝孺的至交好友。虽说对于方孝孺,朱允煐一直都没有重视。但是对于方孝孺的一些能力,朱允煐还算是比较认可的。
而王叔英,虽说也有些时候和方孝孺‘一丘之貉’,在朱允煐也是一个比较头疼的腐儒。但是总体来说,王叔英的思想比较开明,注重实际,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比起那些迂执的宋儒,王叔英看起来有些像汉儒,还算注重实际。
朱橚立刻来了兴趣,连忙问道,“哦?如果有大才,咱此前怎么没有听说?其人,哪科进士?”
此前的一次粗编,让朱橚不满意,更不要说要求很高的皇帝更是不满意,这自然也就意味着还需要继续努力,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的资源了。
现在来了一个大才子解缙,对于解缙的才华,朱橚是非常认可的,朱允炆也是无比的推崇,觉得有着解缙的帮忙,《孝康大典》势必会成为一部鸿篇巨制,肯定可以让皇帝比较满意。
只是一个解缙以及诸多监修、总裁、副总裁等等,这也是不够了。只是去翻遍文渊阁的藏书,这也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典籍和人才。
招贤纳才,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孝康大典》也是不折不扣的大事。这在不少人眼里,不只是造福子孙后代、彰显国威,这也是一个政治任务。
毕竟《孝康大典》,这个书名其实也能说明很多的问题了。
这是洪武皇帝对于他那逝去的嫡长子的怀念,这也是英示皇帝对于先皇的眷念。这部大典要是修不好,很多人估计都会因此受到惩罚、冷落,谁敢对这件事情不尽心,那就是不忠不孝。
朱允炆兴致勃勃,颇有些激动的说道,“五叔,王叔英举荐吉安府泰和县人杨寓,称其有史之才。”
王叔英,这也是方孝孺的至交好友。虽说对于方孝孺,朱允煐一直都没有重视。但是对于方孝孺的一些能力,朱允煐还算是比较认可的。
而王叔英,虽说也有些时候和方孝孺‘一丘之貉’,在朱允煐也是一个比较头疼的腐儒。但是总体来说,王叔英的思想比较开明,注重实际,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比起那些迂执的宋儒,王叔英看起来有些像汉儒,还算注重实际。
朱橚立刻来了兴趣,连忙问道,“哦?如果有大才,咱此前怎么没有听说?其人,哪科进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